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我省远程教育讲春耕 内容涵盖农资选购等多个方面
2013-04-15 10:26:3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雒明远 常春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4月15日讯 为确保春耕各项生产顺利进行,全省各级组织系统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作用,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先后举办涉农讲座40余场次,内容涵盖政策解读、农情分析、农资选购、水稻育苗、玉米选种、棚室蔬菜种植、农业机械修理等多个方面,受到普遍欢迎。

  春节刚过,省委组织部就邀请省农委副主任白祥和通过远程教育网络为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以此为开篇,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七台河……一场场讲座、一堂堂现场教学也次第拉开帷幕,一波波现代化大农业知识的传播好比是鼓声阵阵,密集地敲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回荡在广袤的田野里。

  问需于民送去涉农政策技术

  3月初,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们来到宁姜乡远程教育站点,就玉米和水稻在春耕播种时育苗播种、病害防治等常见问题举办远程专题培训,受到近千名农民群众的欢迎。

  为确保培训质量,培训前,当地组织部门要求各站点管理员提前向农民群众搜集往年农业生产中遇到的疑问和难题,归纳整理后交由授课专家,农业专家就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像齐齐哈尔一样,全省多地远程办协同各镇村远教站点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调查了解,摸清群众需求,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方案,调整培训内容。

  广泛摸底之后,技术培训在各地提上日程。哈尔滨市道里区开展了农作物良种选择、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农村实用技术知识的培训;七台河市制定出台《备春耕技术指导意见》,集中讲授春整地、品种选择、施肥、春播等技术讲座20余场;佳木斯市开展水稻毯式钵盘育苗机摆栽培等实用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农民1.3万余人次。

  提供咨询多部门联手聚合力

  “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专家,今天到家来指点,我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了。”伊春市南岔区晨鸣镇星星村党支部书记兼信诚黑木耳专业合作社社长孙财显说。

  2009年,星星村82户农户联合成立了信诚黑木耳专业合作社,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黑木耳袋菌流耳、烂耳问题严重。近日,孙财显向伊春党员远程教育QQ群发出求助信息。接到求助后,伊春市委组织部在第一时间邀请市农研中心省级专家杨春梅和3名市级专家组成“定向服务专家组”,深入到该村远程终端站点和种植户家中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远程教育网络不仅是一个宣讲平台,更是一个涉农领域专家与农户沟通的平台。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区委组织部联合农业局、畜牧局,汇总了包含农业技术推广,农作物种植,畜牧业养殖,果树种植技术在内的5大方面、40多位专家的联系方式,建立了“专家服务热线”,帮助农民解决备耕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目前共收集春耕生产资讯300多条,发送手机短信2000余条,接待群众信息咨询1800多人次,帮助农民群众解决春耕技术难题70多个。

  实地示范网上观摩网下实践

  不久前,富锦市启动了“远程教育助春耕”活动,选派农技、农机、畜牧等部门的50余名专家、教授组成远程教育助春耕专家组,深入全市5个市级和11个镇级远程教育示范基地,为基地会员和广大农民群众做实地讲解和示范,同时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开展网上观摩,使农民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到基地的实时状况,为全市备春耕生产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同样,为进一步搞好贴心指导,七台河市远程办开通了“远教直通车”,抽调市、县区两级农业专家、农村优秀人才、科普惠农专家127人深入到全市154个村屯,开展百名专家联百村活动。各类农业专家进站点、入棚室、到地头,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群众解决技术难题350余个。

  课上学习,不忘课下总结,每一次宣讲活动或是基地指导,都将成为农民群众学习农技的“固定资产”,省委组织部紧抓课件制作,保障群众随时进行选学,如今《肥料识别及种子选择》、《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高产技术》等课件视频的下载量居高不下,备受追捧。不仅如此,各地远程办因地制宜制作的课件也及时跟进,截至目前,仅富锦市就已制作技术培训课件8套,网站视频点击率达5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