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伊春
搜 索
乌马河推行"合作社"+基地+职工模式 养殖散户变集团军
2013-04-17 15:01:2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4月17日讯 乌马河林业局西岭中心林场永发养殖合作社,将一个个养殖散户联合起来,不到一年时间,即实现了育雏、饲养、产、供、销一条龙经营,产品供不应求,合作社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致富社”。

  去年5月成立合作社后有了“金字招牌”,合作社禽畜产品销路大开,而且还卖出了高价钱:笨鸡蛋每斤卖到了15元、乌鸡蛋每斤售价逾20元、野鸡蛋每斤竟然卖到了60元,高价为山林人带来了大实惠。

  合作社4座现代化养殖厂房一字排开,崭新的彩钢瓦在阳光下十分耀眼。新增的饲养场地为合作社实现统一饲养、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经营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400余头猪就在宽敞干净的圈舍里繁衍生息。

  “2012年,合作社野鸡养殖达到了8000只、乌鸡3000只、笨鸡7000只、猪500头。19户入股职工年终分红,不仅入股的职工日子红火起来,而且周边的职工群众也跟着富起来。”西岭中心林场场长张立君高兴地说。

  西岭林深景秀、自然资源丰富,西岭中心林场党政领导班子成功将“生态美”和“百姓富”有机结合起来,让职工群众在幽深的大山怀抱中致富。自合作社成立之初,他们就科学确定养殖项目,养殖野鸡、乌鸡等热销的品种,禽蛋产品凭绿色天然畅销省城。

  现在养殖场野鸡存栏6000只、乌鸡2000只、笨鸡5000只。这三种鸡已经开始产蛋了,年产鸡蛋超过20000斤。正因为是绿色产品,产品供不应求,一箱箱禽蛋产品运往省城各大饭店。目前,合作社入股的职工年收入已超过2万元。

  自成立之日起,合作社积极引导养鸡户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历经近一年时间的发展,使该地野鸡、乌鸡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随着禽蛋价格上涨,饲养者收入随着增多。同时,规模化养殖业也带动了林场富余劳动力就业。目前,合作社已安置15人就业,饲养员月工资已逾1600元,附近群众在家门口就赚来大把钱。

  今年,他们准备通过“合作社+基地+职工”的模式,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职工群众致富。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