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4日讯 《黑龙江省高考有关政策调整的意见》已正式发布,新政成为所有考生和家长热议的话题。众多家长昨天就新政中关心的问题和面对新政如何填报好志愿,纷纷致电本报寻找答案。本报整理了读者关心的五大热点问题,采访我市相关专家,就读者的疑问进行逐一解答。
出分报志愿将避免“撞大运”
问题一:出分填报志愿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专家解答:以往估分填报志愿存在的问题就是信息不透明——考生和家长在不知道分数、不知道分段的情况下,进行估分报志愿,存在一定“撞大运”的成分。
今年按照招考的日程,省招办会适时公布考生的高考总分、分段以及在全省同类别考生中的排名,这不仅免去了考生和家长一段时间的煎熬,也让志愿填报更加有的放矢。
分析三年数据科学报志愿
问题二:出分填报志愿如何参照往年数据?需要注意什么?
专家解答:依据已知分数、志愿优先的情况下填报志愿,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预测性填报。
科学分析就需要大量实际数据作为参考基础;预测性填报就需要依据分析进行理性的判断。所以,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前需要了解至少三年的各类基本数据,这包括目标学校的分数段、招生人数、专业设置、专业发展等。这将是一个需要充分的时间和数据支持的工作。
参照往年数据时需要注意:1.今年知名高校的最低分数段有可能会上扬,热门专业最低分数段也会提高,所以考生在依据这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往年数据作为自己填报的依据时,要把相应分数上扬,考生和家长要把适度上扬后的分数段做为今年的参考依据。
2.院校是否出现“集中”报考,如果在明确已知该院校报考人数增长明显,就要考虑是否要回避。
专家支三招避免志愿“扎堆”
问题三:知分填报志愿是否会出现扎堆填报?如何应对?
专家解答:在知道分数、知道各批次最低录取分数线、知道各段线上考生人数的基础上进行填报志愿,有可能会出现某一重点大学或者某一热门专业集中填报的情况。
应对方法:1.依据个性。填报志愿、选择高校专业时,要依据考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选择;同时要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选择高校不能依据名气,要对高校的专业特点、未来走向有一个明确的分析和研判。最后,考生要看到自身的潜能所在,依据潜能填报志愿也是一个好办法。
2.留有余量。依据分数填报要留有余地。填报志愿在分数使用上,一定切记不能依据分数报考“紧贴边”的高校,要选择在分数上“高出一截”的高校进行志愿填报。在对分数“留有余地”使用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填报志愿成功,避开“扎堆”。
3.累加计算。在“出分”、“出位”、“出线”的形势下,家长需要多搜集信息。信息分为两类,一个是有效信息,一个是有用信息。有效信息多是来自高校的招生政策;有用信息多是学校提供的综合信息。在此基础上,家长完全可以做到推算出孩子报哪所高校最有把握。如果考生在全省的排名是第三百名,家长可根据在我省招生的所有重点大学的计划招生人数进行累计,按照高校知名度的次序进行招生计划人数累加,当累加到第三百人时,看看是哪些学校,扣除这些学校后,考生就可以从剩下的高校中随便挑选报志愿了,但这个方式仅适用于高分考生。
分数“紧贴”一批段可能进不了重点校
问题四:如何回避填报志愿的风险?
专家解答:今年在考生填报志愿前,省招办会公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如果按照往年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大于110%划定来算的话,如果出现考生分数“紧贴”批次最低录取分数线时,考生一定要切记,你的分数可能是进不了该批次的重点高校了。比如说,你的分数和一批次录取分数线相同,那么你的志愿填报重点就要放在二批次录取院校上了。
考生选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
问题五:填报志愿选大学重要还是选专业重要,该如何做?
专家解答:1.好专业比学校名气更重要,专业的选择往往决定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方向。不同专业毕业生求职的难度和就业的质量都存在很大差异,甚至从事同一职业不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薪资都有差距,因此,在选专业时一定要从职业规划的角度考虑、选择适合的,选择就业前景好的,并且注意在填报时拉开梯次。
2.注意专业的报考。对于考生来说,应更加注意专业的报考,因为,同时竞争的人将比以前大量增加,微小的优势就可能改变未来的发展路径。考生和家长应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各高校的招生政策,更详细地了解各专业的录取原则。对于分数接近报考学校录取分数线的考生,研究报考时更应细心,同分考生竞争,如果实行数学优先原则,那么数学分低的考生很可能在此原则下,失去录取机会。今年报志愿应像往年一样,留点分数余量,一是为了更加保险,二是为了选专业。
(本文感谢:哈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考志愿填报专家魏潾教授;哈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全国高考专家、志愿填报专家郭建民;哈三中高三学年主任李佰嵩;哈三中校长办公室主任谷学锋;哈工大招办主任曲铁军等相关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