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4日讯 目前,我省警犬基地有搜毒、搜暴、食品检疫检验、鉴别这四种技术功能的警犬。培训血迹犬是受到了厦门市公安局一位老驯导员李为福的启发。2011年年末,厦门市李为福开始将研究目光放到血迹搜索犬的培训上来,经过半年多的实验和训练,他研究出“血迹搜索犬训练与应用技术”,这项成果不仅开创了中国警犬技术在该领域的“专利”,而且也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警犬血迹搜寻技术。(目前,美、德、英等刑事技术侦查发达国家训练的警犬也仅能对新鲜血液进行搜寻)李为福训练的血迹犬很快就在厦门执行刑事侦查任务,并屡获战功。
血迹犬。
请来厦门名师
6只史宾格学“绝技”
2012年11月,我省警方得知这一项新技术后,马上将驯导员李为福请来冰城,并在全省各地挑选了4只史宾格犬进行试培训。今年4月7日,原在省警犬基地执行搜毒、搜暴职责的6只史宾格“转岗进修”,学习搜血迹本领。下月,这6只史宾格将正式上岗成为血迹犬。
“威风”在操场上搜寻被水稀释的血迹。
未“出徒”就立功
嗅出肇事逃逸车辆
到底这些见习血迹犬能起到什么作用?恰巧这时,牡丹江发生了一起案件,一试便见分晓。
2012年12月22日牡丹江市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被撞者当场死亡。牡丹江市公安局刑事技术大队队长曹玉斌将肇事逃逸车辆锁定在一公司大院。可曹玉斌一进大院就傻了眼,这里停放的十一辆除雪车长得都一个模样。警犬“威风”临危受命,侦查员王磊带着警犬走进大院。当它嗅到第四辆除雪车的右后车轮时停下来趴在原地。之后警犬又用鼻子顶在右前车轮上不肯起来。车轮被拆下来,法医在轮胎花纹最里侧提取到了微量血迹和人体组织。经DNA比对,与被撞身亡的佟某完全吻合。驾驶员宋某不得不低头认罪。他交代,肇事当晚,他用水反复洗刷除雪车上的血迹,为的就是掩饰真相,没想到被警犬一嗅,全部败露。
展示“嗅血”本领
稀释6000倍仍能闻到
昨天上午,驯导员李凤清带着“威风”当场给记者展现新本领。李凤清抽取了一毫升血,滴在一间放有沙发、写字台等摆设的模拟案发现场地上,随后用清水和抹布反复擦洗地面。“搜”,警犬“威风”低着头不停在地上嗅。30秒后,“威风”突然异常兴奋,它的鼻子紧贴在地板上,随后趴在地上。这地方就是李凤清刚刚滴下血滴的地方。
随后,李凤清又在操场上演示了一场户外搜血迹的训练。他抽取了0.1毫升血液放进600毫升的水中稀释后,洒在宽阔的沥青地上,又将纯净水洒在周围。“威风”进场后,迅速找到了洒血迹的地方。
如何让史宾格学会嗅血迹?把血迹滴在球上,让犬类反复衔取,进而让它对人血的气味产生兴奋反应。再将血迹滴在螺丝刀、木块等上,自然就产生了与闻到沾血迹的球一样的反应。
舍“小家”为大家
为保嗅觉不“结婚”
据省公安厅警犬基地魏宝仲处长介绍,血迹犬主要应用在三个侦案领域:第一,在山野、树林、街路上搜寻疑犯血迹;第二,在室内寻找被清洗、粉刷、伪装的血案现场线索;第三,搜寻被抛弃、隐藏的滴有血滴的凶器、衣物,以补充警方办案证据链条。现阶段,血迹犬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搜寻人的血迹和区分动物血迹与人的血迹,下阶段还将培训血迹犬根据人身上所带的不同气味,进而判断不同人的血迹。
这些血迹犬为警务侦查工作付出了巨大代价,因为它们不得不放弃“恋爱结婚”的家庭生活,因为一旦血迹犬交配,就会影响到它们的嗅觉灵敏度。
0.1毫升血被600毫升水稀释后泼在地上,警犬“威风”被放出,不到一分钟的工夫,它就嗅到了肉眼根本看不到的血迹;一滴血滴在地上,被清水和抹布反复擦洗,“威风”仅用10秒钟就锁定了原先血滴的位置。昨天上午,省公安厅警犬基地的6只史宾格犬向记者展示了它们的独门功夫。这6只正在培训的史宾格犬作为东北三省首批上岗的血迹犬,将在下月正式上岗,嗅血破案。
相关链接
厦门血迹犬4小时破命案
2012年2月4日,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李林村的一个垃圾池内发现烧焦的人体尸体。上面覆盖着一个纤维袋,旁边有血迹。警方在市场附近的一栋出租屋发现了可疑血迹,“这是鸡、鸭血还是人血?”血迹犬“宾格”和“柯受”嗅后一屁股坐在血迹边。
“是人血”,侦查员跟着血迹犬沿着楼梯直到四楼,在414室门外两只血迹犬做出强烈反应。最终,警方确定414室就是第一现场。在血迹搜索犬的引导下,厦门警方只用4小时就破获了这起新年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