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4日讯 日前,71岁的望奎县望奎镇红六村农民谷连贵和75岁的宏达社区居民马春吉在望奎县红十字会领取了人体器官捐献卡,成为了这个县前两例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谷连贵出生于1943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黑土地上耕作了一辈子。“土里刨食”、“一亩三分地”是他生命的依靠。如今,年岁已高,不能耕作,听听广播、看看电视成为了老人生活的一部分。一个月前,看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一位身患残疾的小女孩自愿捐献眼角膜时,老人的心灵受到了触动。在我们采访中,谷连贵如是说:“一个小女孩都能这样做,我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也应该做到。”这就是一位普通农民的最朴实的想法和初衷。
马春吉出生于1939年,是这个县汽车开关厂的退休职工。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老人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老人说:“一生当中,我没有做出太大的贡献,感到遗憾,觉得不完美。这是一个充满爱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奉献爱、接受爱。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走后留个土堆有啥用!我要做点有价值的事,走后留个念想,才不白活。”
两位老人同时表示:自己走后,要把骨灰撒入母亲河——呼兰河,回归孕育自己的这片黑土地。
据了解,今年是我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正式推开之年。年初以来,望奎县红十字会把开展人体器官捐献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弘扬红十字精神,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倡导人体器官捐献新风尚,让群众对人体器官捐献形成科学的认知,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个县红十字会成立了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组,并在县红十字会专门设立了器官捐献办公室;开展了以“器官捐献,生命永续——爱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为主题的器官捐献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1万份,宣传手册3000多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公开了6759595人体器官捐献咨询受理电话,解答器官捐献的具体问题和受理程序,共接待来电咨询50余次。
据了解,目前,望奎县还有5名居民在县红十字会做了登记,表达了自愿捐献器官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