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6日讯 大庆市教育经费支出连续多年占财政支出的最大头儿。仅“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72.4亿元,约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9%。日前,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我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我市学生人均享受的政府投入远高于省里规定的标准,学有优教在大庆成为现实。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小树”。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润;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均衡的教育。据了解,目前全市现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555所,在校生257883人,教职工22361人。其中,小学436所,在校生147709人,教职工12016人;初中含九年制学校119所,在校生110174人,教职工10345人。
将近26万个孩子需要良好的教育和培养,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撑必然是做不到和做不好的。近几年,我市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仅“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72.4亿元,约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9%,其中,义务教育投入51.3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70.9%。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以去年来说,市区城市小学、初中分别为2330元、2432元,市区农村为1044元、1087元,学生人均享受的政府投入远高于省里定的标准。
资源均衡是大庆教育的特色,公平平等则是大庆教育的又一个闪光点。近三年,我市发放各类助学、生活补助资金就有3336.7万元,惠及4.2万名学生,为了让残疾儿童有更优质的教育保障,我市还投资2医院建设了大庆现代特殊教育发展中心。另外,每年市财政还投入将近2.6亿元,保证全市约3.2万名流动人口子女与大庆子女享有同等的义务教育待遇。
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走进了学生课本,体育艺术“2+1项目”、“阳光体育”和“魅力课堂、动感课间”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的学习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特别是在去年,还增加了历史、地理、生物三个学科,学生的知识面宽了,视野广了,学习的兴趣也更浓了。
2011年,我市实现了“双高”、“普九”全覆盖,2012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