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8日讯 今天,是第六十六个“世界红十字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人道,关爱生命”。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省管理中心最新统计显示,我省入库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已有6万人份,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70例。
2005年,44岁的徐连森成为我市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昨天,记者与已经年逾五旬的老徐促膝而谈,听他讲述这8年来对生命的感悟。
无偿捐献,“瞒”了老妈一年
8年前,老徐是一家私企的通勤车司机。为了给浙江一位女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他辞去工作,专心“养身”。如今,老徐仍然在干“老本行”。
不过干净的白衬衫、无框眼镜、得体的谈吐让他更像一位教师,这也是众多干细胞捐献者的印象。
在2004年,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省管理中心成立后,多次参与无偿献血的老徐很快申请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2005年4月5日和6日,他瞒着老母亲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彼时,人们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印象还停留在骨髓穿刺抽取影响身体健康的层面。一年后,他才用健康的身体,向母亲“汇报”了这件事。
成公认“老大哥”
在哈尔滨众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志愿者的眼中,老徐无疑是位值得尊敬的“老大哥”。
老徐一直是无偿献血者,累计献血4000多毫升。提起最近几年的身体情况时,老徐不好意思地用手拍了拍凸出的肚子:“这几年发福了,血脂超标,不符合献血标准了。”这几年,老徐一直活跃在造血干细胞爱心QQ群里。每当有志愿者捐赠,老徐总会赶过去“鼓劲”,以自身的健康去消除志愿者家属的疑虑。
老徐告诉记者,几乎所有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都是由无偿献血者“进化”而来。如果没有无偿献血的基础,捐献者自身很难迈过恐惧“这道坎”。
救一个人,就救了一家人
“我小时候得过败血症,当时在铁路医院治疗。从那会我知道,输血可以救命。”老徐觉得,自己的血可能会挽救一个生命,因此毫不犹豫地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
如今,老徐捐赠的造血干细胞已令那位女患者恢复了健康。他听说,女患者的女儿已经18岁了,已在妈妈的呵护下幸福地长大了。
“你救一个人,也就救了一家人。”也许是受了老徐的“耳濡目染”,老徐的儿子学医多年,即将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几年前,老徐与几位捐赠者一起签署了眼角膜捐赠书,他打算再过几年捐献器官和遗体。老徐相信,他的决定肯定能获得儿子的支持——“每一个生命都需要尊重,人活着总得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儿不是?咱不能‘白来’一回!”
目前,我省接受无关供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共20例,涉及湖南、湖北、台湾等多个地区,已有14个病人无病生存,相当于临床治愈,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链接
怎样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如果您的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与省管理中心联系。到指定地点抽取6—8毫升血液,经HLA分型检测后,把相关资料录入中华骨髓库的计算机数据库中。这样您就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