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交警日均查处乱鸣笛车辆500台 被鸣笛方如违法同样受处罚
2013-05-09 09:24:3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9日讯(记者 岳云雪)近日,哈尔滨市针对机动车乱鸣笛开展了集中整治,日均查处近500台违法车辆。交警部门表示,交通陋习及不文明行为易引发鸣笛。如果发现违法鸣笛是因为他人的交通违法导致的,执勤交警在处罚鸣笛司机的同时,还会在确认后对存在交通违法的另一方也进行相应处罚。

  交警:不乱鸣笛关键还要靠大家自觉遵守

  8日上午,记者随同交警道里大队一中队在尚志岗取缔违法鸣笛行为。由于地处商业区,各路口车流、人流始终较大,催促前车快行鸣笛、争道抢行鸣笛等各类违法情况较多。10时25分,一台黑A30B87号私家车因右转弯未避让行人且鸣笛被交警取缔,驾驶人李云艳将持续鸣笛解释成是好心提示。对此,交警在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后,除对其作出了鸣笛罚款50元的处罚外,另对其经过人行道时不停车避让行人作出了罚款200元的处罚。

  10时40分许,黑ATG290号出租车因为鸣笛被执勤交警取缔。驾驶人李晓晖称是乘客着急,自己为了赶道才鸣的笛。记者粗略数过,在半小时时间内除5台车辆被取缔外,另有至少20余台车辆逃脱了处罚。原因是交警如果不站在违法车辆附近,或是车辆持续鸣笛,仅凭听觉很难从密集的车流中进行准确辨认。执勤交警赵家福表示,不乱鸣笛关键还要靠大家自觉遵守,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才能杜绝鸣笛。

  市民:临街单位、住户深受其害

  针对乱鸣笛现象,绝大多数市民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出反感。一位自称多次被汽车鸣笛声吓到的宁先生表示,自己70多岁了,虽然听力不太好,但刺耳的滴滴声仍是让自己心惊肉跳。

   “一到晚上,就听见一声接一声的滴滴,吵的都睡不着觉,自己为此患上了精神衰弱症,以后搬家说啥也不挑临街的。”临街居住的李英气愤地讲。

  交警部门总结乱鸣笛行为,有6种被公认为最不文明。遇堵车或路口拥堵,持续按喇叭;遇前方或路口有行人、非机动车,不断按喇叭;车辆遇到老、弱、病、残、孕时使用喇叭;在医院、居民区、学校附近使用喇叭;在市区内使用高音喇叭;鸣笛催促前方车辆提高车速或快速通过人行道。

  交警部门:应对他人违法,避免乱鸣笛有方法

  遇其他机动车强行变道

  现实中,总是有个别不文明司机不打转灯向或强行变道,很多司机对此会选择鸣笛,既是提示对方车辆注意行车安全,也是借此表达不满。

  正确做法:在确保安全驾驶的情况下,用余光注意其他车辆运行轨迹,如发现对方有强行变道苗头,第一时间减速让行,不要争道强抢行或是顺势变道。同时避免因按喇叭分心,因操作不及时导致事故发生。

  遇其他车辆违停或溜号停止不前

  有些车辆不按规定临时靠边停车,或是溜号停止不前,会妨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部分驾驶人会“理直气壮”鸣笛,既能引起对方注意,还能当众曝光其交通行为。

  正确做法:驾驶人应耐心等候,或是用开关远光灯提示对方。尽量避免因临时变道影响其他车道的正常通行。

  遇行人、非机动车违法横穿马路

  个别行人、非机动车为图方便,经常不走人行横道,过往驾驶人认为自己通行受阻或是为了安全提示,经常会在远处鸣笛提示,但对方可能会受到惊扰,改变原有通行路经,让驾驶人无法正确研判,进而造成交通事故发生。

  正确做法:应减速慢行、停车避让,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通过。

  遇其他车辆起车、行车缓慢

  许多驾驶新车或是女司机驾驶技能不熟练,不仅起车缓慢、还总是刹车,明明驾驶速度较慢,仍占用快车道,影响制约了老手的行车节奏,故鸣笛催促时有发生。

  正确做法:给新手一个成长空间,避免因鸣笛催促造成对方手忙脚乱酿成事故,那样可能会更堵。建议耐心等候,等到条件允许时,可选择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