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源网改造施工留出半幅路 噪声较大工序安排在白天
2013-05-12 08:17:5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王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2日讯 1041公里的管线改造,涉及500余条街路的开挖修复。哈尔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源网改造工程,对城区特别是主城区的交通组织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最大限度挖掘交通潜力,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最大限度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就是这些“最大限度”,在不断地放大民生。

  半幅路施工,将麻烦留给自己

  在源网统筹建设指挥部的信息栏上,每天都会张贴一张时间表,这张时间表上的数字随着施工进度每天刷新。如何确保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如何实现管线建设单位与道路修复单位的无缝对接?对于制约整个改造工程的几个关键环节,市建委管线办都要与各相关部门反复论证,一再压缩时间。

  安宁街是一条只有两车道的单行街路。为了不影响这片区域的交通,施工单位只占用了半幅道路。在这样窄小的范围内施工,还必须保证工程进度,施工人员遇到了很多麻烦。白天,他们尽量在小范围内做备料、组装等工作,即便是用机械施工,也必须用小型机械,到晚上才会用大型机械。

  统筹各街路管线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分段分区施工方案,指挥部要求管线铺设完成一段,道路修复就跟进一段,在区段管线施工完成的前一天,用于回填的沙土已经运抵现场,在管线完成的时候,立刻启动道路修复。在管线施工完成的7天时间内,完成道路修复。松苍街、建国北四道街、顾乡南二道街……这些先期启动改造的街路,目前已经完成区段改造,并实现与道路修复部门的无缝对接,开始修复道路。

  降尘降噪,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今年启动的源网改造都是在中心区,周边居民密集,既要保证工程进度,又要在施工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出行环境,这对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的可移动式黄色围挡,可随时调整施工范围,最大限度保证行人和车辆通行;松苍街供水管线的施工现场,围挡外侧挂出的“现场施工讲文明,周围居民得安宁”标语,让人备感温暖;在指定区域,停靠和码放工程车辆和施工物料;割道、沥青路面破碎等噪声较大的工序都安排在白天,夜间实施噪声较小的工序,确保将噪声影响减少到最小;定期为挡板和街路洗脸,就连施工的工程车和残土车都要保持“仪表整洁”……

  这些微小的细节,让过路人都有些意外:“我还以为里面没开始施工呢。围挡和施工外围都能这么干净,真是难得!”

  挨家挨户通知,辟建临时露天市场

  源网改造,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占道施工也会为周边商家带来不便。为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居民和商户出行的影响,今年的管网施工隔离围挡都分段设口。

  在巡船胡同,除了原有固定的商户外,还有一些散户在经营。为了不影响这些散户的经营活动,在管线改造开工前,市建委与斯大林街道办协调沟通,贴出500余份公告,又挨家挨户通知各商户提前做好准备。施工时,在沿街商铺门口周边划定安全通道,为沿街商铺正常经营提供方便,同时还在临近的地文街开设了临时市场,方便散户的日常经营。

责任编辑:齐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