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5月17日讯 今日,记者从哈市街路市场摊区综合治理道里区现场会获悉,即日起,《哈尔滨市街路市场摊区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试行,街路市场摊区治理工作将执行“四严”、“四管”、“四不”标准。其中,开闭市时间、摊区摆放位置和分类经营及严禁现场屠宰、露天烧烤等都有了明文规定,将于5月31日完成此次整治。
撤并严重影响交通的摊区
截至目前,哈市城区内有登记的市场摊区121个、自发形成的17个,总共有138个占道市场摊区,存在的问题是秩序混乱、外溢严重、超时经营、噪音扰民、堵塞交通、卫生脏乱,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哈市将依法取缔无设置规划、无责任主体和无管理规范的各类自发市场摊区。
此次治理重点是乱设摊区、乱划摊位、乱摆物品、乱占道路、乱扯乱挂、乱停车辆及乱收费用等问题;治理随意丢弃污物、泼倒污水、抛撒垃圾、露天烧烤、现场屠宰等问题;治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利用未检疫动物原料制售食品等问题;治理早市延时撤市、夜市提前入市、早夜市变日市等问题;治理私搭滥建,拆除私设板房和摊床等固定设施,取缔占用花坛绿地、市场外溢和违规店外经营等行为,查处损坏交通、通讯、环卫、园林、道路等公共设施问题;撤并影响交通和办公、堵塞公交车道、围堵校门、噪声扰民、有碍市容等问题严重的摊区。
远期目标是实现退路入室
为整治市场摊区,哈市政府成立市街路市场摊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城管局。哈市城管局将街路市场摊区综合治理纳入对各区城管工作综合考评奖励范围,实行以奖代投的奖励机制。哈市对市场摊区的远期整治目标是逐步撤并,实现退路入室、集中进厅。今年,哈市各区市场摊区,包括早市、夜市、日市、早夜市总量将至少减少20%,通过合并使市场摊区长度、面积至少减少30%。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手编制《哈尔滨市占道市场摊区退路进厅规划方案》。
“四严”明确开闭市时间
《细则》中规定,严禁市场外溢。明确划定经营区域,设置统一规格和样式的市场摊区标志板和监督公示板。在市场摊区起止点、街路交叉口处设置统一规格市场摊区分界标志板。在市场摊区起止点处设置统一规格和样式的公示板,标注摊区名称、起始位置、长度、面积、经营时间、收费标准、管理部门、管理标准、监督电话、三级管理责任人姓名和日常管理责任人照片、联系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在具备条件的相邻街路,规划设置市场摊区业户专用临时车位。
严格限定时间。按规定时限开市、闭市,杜绝提前入市、延时闭市现象。春夏秋季(4月至10月):早市7时30分闭市,节假日可延长至8时;夜市17时30分开市,22时闭市。冬季(11月至次年3月):早市8时闭市,节假日可延长至8时30分;夜市17时开市,21时闭市。
严格分区经营。各区示范摊区应分类划定区域、摊位标线,业主按类定点经营。具备条件的市场摊区,实行分区分色、按序编号挂牌管理。倡导设计推广多功能、标准化的摊床、摊车。
严格规范收费。在省价格主管部门授权范围内,明确市场摊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收费方式,实行统一收费,收支两条线。收费标准要公示,杜绝乱收费和只收费不管理行为。
“四管”建立三级全程保洁制
对于摊区管理问题,《细则》中规定,一管全程保洁,即在市场摊区运营期间,实行摊位业主、保洁人员、管理人员三级全程保洁制。主办单位要配齐管理、保洁人员,健全管理、保洁制度,闭市后30分钟内完成垃圾清运。二管环卫保障,市场摊区管理部门要配置垃圾集中收运容器,包括专用收运车辆。市场摊区每侧路段间隔20米设置1个公共垃圾收集容器,市场摊区起止点各配备1台垃圾收运车辆,具备条件的应配备移动公厕。三管公共设施,市场摊区管理部门要及时联系整修、定期擦拭市场摊区内的公共设施。四管市场安全,市场摊区管理部门要维护市场交易秩序,设置公平秤和意见箱,公布监督电话;严格执行有关食品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对业户销售食品的管理。
“四不”严禁摊区内露天烧烤
《细则》中规定,不准在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城市广场、繁华商业地区、旅游景区、车辆禁停街路、公交车通行街路、公交车站、火车站、航运站、长途汽车客运站及重要交通节点周边违规设置市场摊区;不准在党政军机关、学校、医院等周边和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周边,以及占用车行道、消防通道、花坛绿地和小区出入口等,违规设置市场摊区;不准在市场摊区内私搭滥建、现场屠宰、散烧原煤、露天烧烤、噪声扰民、停放机动车辆及妨碍其他商家正常经营;不准以私人承包、委托管理等形式,由社会组织和人员管理市场摊区。
明确开闭市时间
4月至10月
早市7点半闭市;夜市17点半开市,22点闭市
11月至次年3月
早市8点闭市;
夜市17点开市,
21点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