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红灯记”全国引关注 百余家媒体转载报道
2013-05-23 06:59:1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史东旭 王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3日讯 截至21日,本报“红灯记”志愿行动已开展11天。相关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腾讯网等百余家媒体进行了转载。

学生走斑马线

  21日,本报10名记者再次走上街头劝阻“中国式过马路”,“红灯记”志愿行动开展11天来,本报先后7次出动百余人次到主要街路、商业区附近、小学校附近,身穿反光马夹、佩戴印有“拒绝中国式过马路”、“黑龙江晨报”字样的绶带,劝阻行人不要闯红灯、横穿马路等。

  “红灯记”行动第一天,本报10名记者冒雨劝阻“中国式过马路”,并将劝阻过程中遇到的神回复、雷人雷语、不文明现象等以“记者手记”的形式写出来,见诸报端。随后几天,本报将站岗地点转移至小学门前。记者发现,多数学生都是在家长带领下违规过马路,大部分学生都很遵守交通规则。为了让孩子家长能改掉这种交通陋习,经纬小学、花园小学等4所小学分别以班会形式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并通过“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和“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等形式,让学生用自己实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家人,从而改掉这种交通陋习。

  17日,本报开始招募“红灯记”志愿者,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招募首日,就有百余名志愿者报名。至今,已有3000多人打电话报名参加活动,并出谋划策提出减少“中国式过马路”的意见和想法。

  19日,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的百余名志愿者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在服装城、乐松广场等商业区劝阻“中国式过马路”,更是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十多天来,本报“红灯记”相关报道在全国引起关注,陕西、福建等地市民在网上看到“红灯记”行动相关报道后,也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称赞活动办得好。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腾讯网等百余家媒体转载了本报报道,“红灯记”行动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