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4日讯 国外求学的“儿子”上QQ向母亲要钱救急,打款30万后,母亲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接到“催电费”电话,意外卷进毒品洗钱犯罪,两市民为证清白,分别将59.5万和3万存款汇给“警方”。5月6日至18日,哈市连续发生三起电信诈骗,三人累计被骗92.5万余元。电信诈骗都用什么伎俩?如何识破电信诈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非接触型犯罪侦查队队长殷呈炜教您如何避免上当。
制图/李迪
“儿子”浑水摸鱼
网上对话骗巨款
儿子出国留学,丈夫出差,在上海定居的刘琴决定回哈探亲打发时间。18日晚22时50分,在姐姐家暂居的她闲来无事打开电脑。刚一上线,就看到“儿子”的QQ头像在不停地闪。“儿子”称,他的同学马上就回国了,兜里却没有人民币,同学已经将如数的美元给了他,按照汇率,母亲只要将30万元人民币打到同学银行卡上就两清了。刘琴没犹豫就将30万汇款分三次打到“儿子”所说的银行卡上。一天后,刘琴与儿子在网上相遇。刘琴提及是否收到汇款一事,这让儿子一头雾水。经过核实,刘琴才知道有人冒充儿子在QQ上骗了自己的钱。次日,刘琴向道外警方报警。
原来,前几日,刘琴的儿子加入了一个留学生QQ群。有人自称是某国外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群里发布了一些卖车、租房和帮忙投票的网页链接。刘琴的儿子好奇点开网页,谁知却中了木马病毒,自己的QQ密码被盗了。骗子登录QQ,骗了刘琴的钱。
警方提醒
留学生不要轻易添加好友,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网页链接。家长一旦遇到孩子以“摄像头坏了”、“麦克坏了”为由拒绝与家长视频聊天、语音聊天时,要格外注意,因为很可能此时坐在电脑前的是别人。凡是诈骗都以要钱为目的,只要在聊天中提及与钱财相关的事,家长务必要想办法与孩子核实清楚。不要怕多花费几十元电话费而损失掉数万元的汇款。
接“催电费”电话“卷入”涉毒洗钱案
17日14时许,南岗区大众新城小区的张强家电话响起,“电业局”的语音电话提示他该缴欠费了。张强连忙按照提示按下“9”键接通人工服务。电话中,一男子自称是福州电业局的工作人员,他告诉张强他在福州注册的一家企业拖欠了4600元电费,因逾期未缴,电业局已经报警,可联系警方核实。随后该男子将电话接到了“福建警方”,张强连忙报出自己全名和身份证号码让“民警”核实。“民警”告诉张强,他涉嫌毒品洗钱犯罪被警方追查。“民警”称案件调查需要费用,要张强先汇2000元破案抵押金,待案件水落石出后还张强清白,到时再将抵押金全部退还。张强如数汇款。次日,骗子再次找到张强,告诉其父母也被牵扯其中。张强按照对方要求再次汇了2.8万办案抵押金。
无独有偶,香坊区红旗大街的陈军也上了“电业局”的当,对方以陈军涉嫌毒品洗钱要冻结陈军账户为名,让他将所有存款转到“安全账户”。陈军分8次,将59.5万元全部交给了骗子。
警方提醒
此案属电话诈骗。公检法部门从来不用电话办案,更不会设所谓的“安全账户”让市民转移钱财。遇到此类事件,市民可拨打110报警电话进行报警核实。
八种“电信诈骗术”您都要提防
除了QQ诈骗、电话诈骗之外,骗子常用的电信诈骗伎俩还有以下几种:第一,发短信退车税、房税,“非常6+1”、“好声音”等电视节目抽奖中奖。第二,打电话称机主银行卡透支,逾期未还款,需要立即缴清。医保卡在异地消费购买了违禁药品。第三,电话中冒充熟人,先通知你其要到哈市办事,再以在途中遇急要钱为由骗钱。第四,低息、无息贷款为诱饵,骗取贷款抵押金。第五,炒“黑马股”,有内部情报稳赚钱为由,要“分成”。第六,高薪招工,需要交服装费、抵押金为由。第七,邮包里有违禁物品,被公安机关调查。第八,打电话称绑架了亲属,要赎金。
如遇相似情况,市民可拨打市公安局开通的96345预防电信诈骗咨询服务电话报警,向接警人员阐述清楚短信的内容或来电的内容、回复的电话、发送短信的电话号码,由接警人员负责核实短信的真实性。
如果已经既成事实的诈骗报警,接警人员会立即指令相关部门受理案件,并及时侦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