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1日讯 31日,是第26个世界无烟日,也是《哈尔滨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实施一周年。
南岗客运站前人群熙来攘往。抽烟不能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二手烟的危害不可小视。
去年5月31日,我国首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的地方性防烟法规——《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正式实施。
哈尔滨“全面防烟”已满周年,各场所执行情况“有喜有忧”。
乘坐出租车不应该吸烟。
一位男士抽着烟走在中央大街上,对于很多人,抽烟就是一种“瘾”。
“防烟罚单”一年下发95份
在过去一年中,市防烟办组织多次对六个主城区开展防烟集中检查。截至5月28日,市防烟办共下发整改通知单95份。各主管部门对违反《条例》规定的11家公共场所和30名个人下达行政处罚,共处罚金30900元。其中市文化局、市公安局分别处罚文化娱乐场所2家、网吧1家。市卫生局和香坊区卫生局共处罚医疗卫生机构8家。市交通局共处罚公交司机30人,共计5900元。
“防烟电话”投诉超500次
截至2013年5月26日,“12320”电话共受理投诉514次。其中248次的投诉类事项被转给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其余由市防烟办受理。
市交通局所辖公共场所被投诉数量多,达147件,占投诉总量的28.6%。“12320”受理投诉的主要场所为公交车、出租车,市民对此反应最为激烈。
烟应该这样抽,在指定的垃圾桶前,抽完烟头有去处。
网吧娱乐场所是重灾区
今年1月至5月,市防烟办组织专业人员对我市餐饮、宾馆、文化娱乐、学校、医疗机构、网吧等185家室内公共场所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网吧、文化娱乐场所、餐饮场所依然是室内二手烟的“重灾区”。不过各公共场所的三次监测均值逐次下降,合格率逐次上升。
孩子身边抽烟,你可想到二手烟对他的危害。
吞云吐雾后,留下的是一地烟头。
防烟执法“难劝难罚”
记者参与的多次防烟执法检查发现,场所内虽然粘贴着禁烟标志,却仍有人吸烟。
一些网吧经营者、餐饮企业经营者表示,不少“老烟枪”消费者很难劝,也劝不动。
对执法者来说,对违反“防烟条例”的处罚取证较为困难。
在哈市目前已开出的“防烟罚单”中,均是在多次限期整改后,逾期不改方下达行政处罚通知,几乎没有“首次即罚”。除公交司机外,我市尚未对市民开出“防烟罚单”。
志愿服务理念: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