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电梯故障频出原因直指“维保”
2013-06-03 09:54:00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尹明 田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3日讯 本报开展“我帮你家电梯做体检”活动以来,接到千余个对问题电梯的投诉,活动对百余部“问题电梯”体检发现,问题大多出在电梯维保上。对此,阿尔法电梯公司负责维保工作的张经理说:“后期维保形同虚设,再好的电梯也得趴窝。”同样,多年从事维保工作的许先生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在记者与他们的对话中,电梯维保内幕初露端倪。

  不出事不检定期维保变出事抢修

  “根据国务院373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维保部门每隔15日就要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可这种明令规定在执行中却走样了。”许先生说,电梯这种特殊设备,因为零部件比较多,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都与安装后的维护保养有很大关系,可实际上,半月检往往被维保单位变成月检、季检、半年检……甚至是不出事就不检,出了事来抢修,维保单位成了抢修队。

  许先生说,按行业规定,每个维保单位都有一张电梯保养作业报告,上面至少有40项检查内容,包括机房、轿厢、曳引机、钢丝绳、制动器等等,每次保养一式两份,需维保单位、用户双方签字确认才能生效。可为了省去麻烦,维保人员通常会简单画勾,跟熟稔的物业公司打声招呼,这一项就算通过。没有半月维保,何谈季度维保、半年维保,真正出故障时再来抢修,有的物业公司甚至到了更换年检贴时才能看见维保人员。

  “判断一部电梯是不是经常维保其实简单看几个地方就行。”许先生说,如果不是电梯专业维修人员只要看底坑、轿顶、机房3个地方。这些地方需要定期清扫除尘,如果放眼望去有厚厚的一层灰,角落处遍布蜘蛛网,肯定没做过半月体检。

  如果说外行看热闹,那么内行一接手,看三个问题就知道这家维保公司是否合格?第一问电梯型号,第二问抱闸尺寸,第三问厅门门缝尺寸。

  超低价转包路边找来维保工人

  据了解,在我市电梯行业协会登记在册的会员单位有90余家,厂家只对少部分本厂的电梯进行维保,多数电梯交给其他公司进行日常养护。许多维保公司只是挂靠公司,维保工作层层转包,存在恶性竞争。

  “电梯厂家包维修一般是1到2年,其后就需要物业公司自己掏钱维修。正规厂家每月2次维保,收费400元左右。物业公司为节省开支,自然会选择价低者承接维保。”许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市场物价水平,全年小包4000元,已经是保障安全的最低核算,可有的维保企业会以更低的价格中标。物业或者开发商的钱是省下了,却忽略了安全。低价格中标者可以随时在路边找一个维修工,一次100元谈妥,因为属于“机动部队”,很难保证专业性、安全性。

  许先生供职的电梯厂家生产的电梯在我市保有量很大,可真正由厂家进行维保的电梯只占其中四分之一。许先生说,群力多处楼盘都使用该品牌电梯。景江西路一处小区在过了厂家维保期后,因感觉维保费用过高,更换了维保单位。由于新维保单位上任后电梯故障不断,一年后,物业再次找到许先生,希望他们能重新接管电梯维保。

  重新给小区电梯检修时,许先生发现安全问题:“本应零磨损的抱闸片被磨掉2毫米,这是安全保护重中之重,太危险了。”许先生的忧心不无道理,深圳电梯死伤事故就是抱闸片过度润滑酿成的悲剧,这里的抱闸片生生从6毫米磨损至4毫米,怎能完成对电梯的制动?

  C级干A级的活

  “偷换”资质监管缺失

  记者从市电梯行业协会了解到,我市电梯维保企业可分为A、B、C三个等级。差别在哪儿?一组数字就可以概括:“C级资质的维保公司可改造安装额定速度不大于每秒1.75米的电梯,B级则是每秒2.5米。”许先生说,有些C级资质的单位却干着B级的活,甚至超越A级。物业、开发商不了解内情,殊不知,这种“小马拉大车”带来的结果是:“不懂装懂,电梯危机四伏。”

  许先生举了个例子,曳引钢丝绳二次保护装置通常不会用到,但在发生意外情况如钢丝绳被切断时就会起到作用,能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可有的维修人员不懂技术,在保养时想当然地把这个装置给拆掉了,如果钢丝绳一旦发生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其通过合同委托同意的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也就是说,维保公司需要经由电梯制造企业授权才可以进行维保。可开发商、物业与维保公司签合同往往会绕过厂家,直接进行。

  “作为企业,我们怎么去监管别人?就像一台奔驰如果找了一个微型面包修配点做保养,奔驰厂家也无可奈何,出故障难解决。”谈及此事,阿尔法电梯公司张经理很是无奈。

  许先生也有同感,虽然有明文规定,可没有人对该项进行监管,所以才造成维保公司不具资质,维保时随意更换低价材料,对电梯使用造成伤害。

  业内人士认为,如今电梯事故频发,电梯维保公司口碑不好,会导致这个行业尽快洗牌,他们更希望这个行业少一些黑幕,多一些监管,真正能让市民安全乘梯。

  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目前我国电梯安全形势严峻,240多万台在用电梯“老龄化”。记者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我市也存在数量众多的老电梯,投用超过15年的电梯逾3000台。这些电梯由于使用年限较长,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降,容易发生故障甚至引发事故。电梯的维保如何进行,如何监管就成了重中之重。

  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经下发关于加强电梯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监部门加强对电梯的监督检查,督促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和维保工作。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立即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封停,对违法违规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

  参与活动可拨打热线18645100150(值班时间9时至17时),或扫二维码登录本报微信平台留言。来电或留言时,别忘提供准确的电梯生产厂家、维保单位、物业(如遭遇弃管请告知社区名称)等信息,方便我们帮您对接、维权。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