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7日讯 随着供暖期结束,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冰城大气污染“元凶”。近日,为遏制机动车超标排放,哈市环保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交通局三部门联合现场执法检查,正式在全市启动对冒黑烟车辆及黄标车、无标车专项整治行动。据悉,该项整治行动将持续到10月末,哈市将通过坚决打击冒黑烟、无环保合格标志、违反限行规定等机动车环境违法行为,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从而使冰城的天空更蓝。
汽车从遥感监测车监测仪器形成的“监测场”驶过瞬间,就能被监测出所排放的尾气是否合格。薛婧 摄
监测车“秒杀”超标排放车
一辆轿车从放置在道路两侧的监测仪器中间驶过,停在路旁遥感监测车上方的LED显示屏立刻显示出该轿车的车牌号和尾气排放是否合格的信息。日前,在南岗区中山路工人文化宫门前的路段,一场对冒黑烟车辆及黄标车、无标车联合现场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正在展开。在遥感监测车内记者看到,车的前半部是一个小型监测室,车内墙壁上挂着一个大屏幕显示器,显示器下方的操作台上连着一个笔记本电脑,大小两个屏幕上都能看到实时监控画面,并能清晰地显示过往车辆的车牌号码、车速、尾气排放等详细信息。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就相当于遥感监测车的‘大脑’,连接着哈市机动车排污管理的数据库,被监测的车辆尾气是否超标,是否进行过尾气检测,绿色环保车贴的真伪、是否为重排放的黄标车都变得一目了然。”在短短一个小时内,遥感监测车共监测汽车120台,其中检测出8台车辆超标排放。
哈市机动车污染管理办公室主任姜偲告诉记者,对于经过遥感监测车监测出的超标排放车辆,他们会电话通知车主在指定日期内到哈市机动车尾气检测站再次接受检测。经检验仍超标的车辆,将被限期“整改”并禁止上道,同时注销尾气合格标志。在指定日期内未检测的车辆将被处以200元罚款。
据悉,遥感监测车目前已成为哈市整治机动车超标排放的利器。2012年哈市应用遥感监测车共检查路面行驶车辆1.5万余台,检测出1千多台排放污染较重车辆,年检超期车辆百余台。

执法人员在检查无环保标志车辆。薛婧 摄
黄标车辆二环内限制通行
在对车辆进行尾气监测的同时,联合执法人员还对黄标车辆和无标车辆进行了查处。在现场记者看到,对黄标车辆执法人员对驾驶员做出了罚款100元、记三分的处罚,对无环保合格标志的车辆则给予了罚款300元的处罚。
“贴在汽车前风挡玻璃上的这些黄色或绿色标志不容小视,二者颜色差异的背后,其实是污染程度的区分。黄标车是高污染排放车辆的别称,根据环保部门监控统计,1辆‘黄标车’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14辆国III、28辆国IV的污染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占汽车尾气污染总量的50%以上。”哈市机动车污染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俊杰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哈市已经核发黄标的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染严重车辆至少有5万多辆,如果加上很多没有参检的车辆,估计黄标车总数在7万辆左右。但黄标车的实际报废速度过慢,每年仅报废2000辆左右,既影响节能减排,又给交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因为有些黄标车没到报废年限,所以车主不愿意报废黄标车,而国家目前没有鼓励黄标车报废的补贴等政策,所以我们就采取了黄标车限行的倒逼机制,以促使更多的车主主动报废黄标车。”马俊杰告诉记者,哈市在2011年7月1日起开始对黄标车采取限行措施,从2012年7月1日起,又将黄标车限行范围扩大到二环合围区域,限行时间增加到12小时。
空气清新还需市民齐努力
在一个多小时的监测检查中记者发现,很多驾驶员对环保车贴不以为然,只是认为这是检车的必要手续,并没有认识到汽车尾气排放是否达标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严重的危害。其中一位黄标车司机在接受处罚时一脸茫然:“我不知道啊,黄标车怎么了,咋不能在这里走呢?”
“汽车尾气已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PM2.5的来源三成来自汽车尾气。”哈市环保局污染防控处王学凤告诉记者,近年来,哈市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目前已达近百万辆。
“汽车等机动交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矿物燃料,这些燃料的燃烧产生出大量有害微粒,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这些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废气污染,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生存。”王学凤说,在加大整治力度同时,也希望市民能够更多地选择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
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拟定这一主题,旨在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激发全社会持久的环保热情,为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而奋斗。可见,冰城百姓要想深呼吸新鲜空气,还需每人都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