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0日讯 高考已经结束,报好志愿成了摆在考生及家长面前的一大难题。此时,社会上的一些招生骗子也抓住了考生及家长“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将目光盯在了考生和家长身上。
市公安局揭露骗子惯用的五种诈骗伎俩,以此提醒考生切勿上当。
骗局一内部指标
2009年,齐齐哈尔市某计算机职业技能学校王某、朱某,以吉林大学等高校内有“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为名,在我市实施诈骗。让胡路区考生徐某被骗后,向公安机关报案。经民警调查核实,犯罪嫌疑人王某、朱某以此手段诈骗作案79起,共骗得资金88万元。
提醒:自主招生院校的招生计划都是由国家统一下达并向社会公布的,未经国家批准或向社会公布,学校无计划、乱招生的国家不予认可,所谓“内部指标”都是骗局。
骗局二招生办有人
2007年,刘女士到会战分局报案称,北大资源学院的王某称自己在招生办有人,能帮助刘女士的儿子黄某上华中科技大学或武汉理工大学,并骗取办事费6万元。经公安机关侦查,发现王某所说均为谎言。
提醒:切莫轻信那些所谓“有办事能力”的人,谨防落入骗局。要通过正规合法渠道了解招生政策及相关信息,不要心存侥幸,道听途说,蒙受精神和财产损失。同时,告诫不法分子,一切企图通过不法途径骗取钱财,扰乱招生秩序,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骗局三混淆学历
2010年,市民陈某女儿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就在陈某为孩子上学的事发愁时,陈某的老朋友胡某对他表示,他在好几所大学都有关系,帮他女儿上大学不成问题。陈某按照胡某要求,交了7万元入学费用。胡某承诺为陈某女儿办理就读大学本科所需手续。到了开学的日子,陈某带着女儿在学校发现,女儿所上的是继续教育学院,没有电子注册,甚至连学籍也没有。
提醒:民警提醒,不法分子或中介故意混淆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以此蒙骗考生及家长。所谓的录取通知书不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也不会通过教育部门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更拿不到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
骗局四军校降分招收地方生
不法分子或中介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骗取学生和家长信任,进行诈骗。
提醒:民警提醒,在我市目前并未接过此类报案电话,但这种诈骗手段在其他地市发生过,所以希望考生及家长对此提高警惕。
骗局五伪造虚假招生信息
不法分子或中介通过编造虚假招生院校、虚假合作办学单位招揽生源,甚至恶意仿造高校招生网站、篡改招生院校网上公示录取名单、伪造省级招办录取考生名册和高校录取通知书。
提醒:民警提醒,此类诈骗虽然也未在我市接过报案电话,但这种诈骗手段同样在其他地市发生过,希望考生及家长对此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