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21日讯 “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使近年来的哈尔滨驶入全速推进的重要时期,但“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同时凸显,并成为决定新战略能否顺利实施、新目标能否按时实现的关键因素。对此,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市发展大局,审时度势,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要让各类人才成为推动哈尔滨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强大引擎。”
从2011年开始,哈尔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以此作为全市人才工作创新的总载体和服务发展大局的全民行动,全市制定出台了近200项扶持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培训各类人员42.77万人次,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1亿元,新创小企业3521户,完成增加值6.8亿元。全市上下掀起了鼓励创业、支持创新、自主成才的热潮,逐渐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能成才”的良好局面。
该市召开了“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动员大会,会议提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只要干事创业,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为人才”的观念。以“全民创业创新推动发展创造美好生活”为目标,教育引导全市干部群众把自己看成人才,积极干事创业,主动融入新战略。同时,市委作出一系列促进全民创业创新的重大决策,各部门定期向社会发布行业发展需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大项目建设需求和人才发展需求,引导各类人才向重点领域、适宜创业领域和项目建设一线聚集,并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岗位培训、创业培训、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每年推进10万人就业再就业,培养造就1000名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1万名自主创业“小老板”,同时,各部门纷纷推出多项创业就业新举措,为全民创业创新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使“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成为引领哈尔滨发展、普惠民生的全民行动。
为使活动取得实效,全市通过抓好小额贷款、培训和信息服务等工作,有效解决了制约全民创业创新的资金、技术和信息缺乏等瓶颈问题。该市扩大了小额贷款规模,市工青妇组织和8个区全部成立小额担保中心,通过在贷款扶持范围、贷款额度、贴息额度等方面给予优惠,小额贷款规模增加8倍。同时,各地各部门以需求为导向制定实施了人才培养计划,整合培训资源,实行“人才+项目”、“企业+基地”、“学院+基地”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校校联合、订单培养、工学结合,把培训切入产业,把基地建在乡镇,把课堂设在村屯,把教师派往田间地头,建立起市、区县(市)、乡、村四级教育培训网络和49个省市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使技能培训进村屯、专业技能送到家,各地各部门利用政府信息中心、劳动服务中心,依托各自网站、信息平台开展了产品、技术、市场、政策、政务等信息的收集、综合分析和趋势研究,为创业就业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