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戒毒所里忏悔:不要给吸毒寻找任何理由
2013-06-25 09:30:5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李玉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5日讯 在戒毒所里,不乏正值花季的少女,花一样的年纪、花一样的面容,看着她们难以掩盖的美丽让人羡慕;不乏英俊潇洒的小伙,有棱角的脸庞让人感叹他们的年轻;这里不乏曾经的社会精英、曾经的风云人物,有钱的、有权的、有才的。可是在此时此地,以前的意气风发、叱咤风云,却成了他们不愿意提起的过眼云烟。毒品,改变了他们生活的一切。记者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故事,他们渴望自由,呼吁人们远离毒品,真爱生命。

  25岁老板结婚仨月被戒毒

  25岁的王亮已经是第二次来戒毒所强制戒毒了。面对记者的采访,他的眼中流露出惶惶不安和不信任。戒毒所的民警介绍说,由于长期吸毒,让不少戒毒人员在身体上极度虚弱,精神上也出现了对于自我无法把握的情感迷失和对外界社会的不安全感。

  王亮以前曾是一名养货车的老板,一年有着十几万元的收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当时,和他一起养车的老板当中,有人在吸食毒品。有几次,在明知对方借钱是买毒品的情况下,出于朋友间的“仗义”,王亮还是把钱借了出去。2006年,在这些朋友的怂恿下,同时也带着“毒品对人真的那么有吸引力”的疑问,他开始尝试吸毒,最终导致无法自拔。短短一年间,为了凑钱买毒品,他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卖掉了曾为他带来幸福生活的货车。

  2007年春节前,王亮第一次进入戒毒所进行了强制戒毒。结束第一次戒毒的王亮回家仅仅十多天之后,就开始了复吸。今年“二进宫”的王亮结婚才3个月。

  王亮告诉记者,首次戒毒出去后,经常和以前的那些“朋友”混在一起。他们在吸食毒品时候,甚至将毒品都放在了王亮的手上。在他们的影响下,他很快就无法抵御“诱惑”,走上了复吸的道路。

  民间艺人曾经红极一时

  今年31岁的小红是一位曾在大庆市享有盛誉的民间艺人。她告诉记者,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小红有着辛酸的童年:自小生父去世,母亲带着她和两个哥哥改嫁后,又因种种原因离异。在她四五岁时,因为生活无以为继,母亲带着她以讨饭为生,尝尽人间冷暖。幼年时的蹉跎岁月也为她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凭借着这种日复一日的生活积累和非凡的音乐天赋,她慢慢成长为一名在大庆市红极一时的艺人。

  在采访中,小红向记者描述着她在舞台上曾经的风采,眼中露出了一丝光彩。她这样向记者描述着曾受到的热烈欢迎和追捧:在各类大大小小的演出现场,只要是她登台,掌声一定会经久不息;省里有关单位曾经先后4次为她录制唱片;中央电视台都曾经对她进行过专访。在当时,这是一个很多艺人都难以企及的高度。看着她迷醉的神情,可以感觉得到,她还深深地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接踵而来的各种荣誉光环下,她的想法开始发生变化,贪图享乐、追求刺激,她的人生轨迹也开始发生偏移。她的心思不再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而是开始疯狂麻醉自己,追求别样的刺激。最终走上了吸毒的道路。

  当提起家庭,小红的神色马上变得有些古怪,咬着自己的嘴唇。沉默了许久后,她告诉记者,走上吸毒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与丈夫的矛盾长期无法调和,她总觉得丈夫对自己的关心不够、对自己不够理解和支持。小红说自己长时间的内心苦闷得不到排解,再加上正处于个人事业巅峰时期的过度自我膨胀,让她最终走上一条歪路。

  散打冠军三年吸没100多万

  张翔今年35岁,受过高等教育,曾经是散打冠军,拥有一份让人羡慕、令人尊敬的职业。几年前,张翔被确诊患上了严重的肝硬化,2009年在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一直依靠杜冷丁片以及杜冷丁针剂来缓解肝区的剧烈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于杜冷丁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张翔说:“那段时间,我经常在吃过晚饭后,一个人坐在铁路旁,脑子里都是一些轻生的念头,但是又丢不下家里的孩子和老人,干脆就胡吃乱喝,能活多久算多久吧。”在这样复杂心态的驱使下,张翔注射了毒品,到今年进入戒毒所进行强制戒毒时,因为吸毒三年共花掉了100多万元。

  因为有着一定的文化基础,张翔的内心一直在矛盾、痛苦和挣扎中煎熬。他自己也觉得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很丢人。张翔说,毒品叫他变得人不人鬼不鬼。“以前,因为我工作的关系,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受人尊敬,受人抬举。可自从吸毒以后,我每天的生活就像是开水泡方便面,总是觉得弯弯曲曲。我甚至都不敢出家门。走在路上,心里老是觉得后边有人在指着我的脊梁说‘他是个洋烟鬼’!总有一种老鼠过街的感觉,整个人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话题转向家人时,这个身体壮硕、曾经的冠军级散打运动员眼睛红了。他说道:“我的孩子今年11岁了,有一次孩子问我‘爸爸,你能不能不要再打这个针了?’当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孩子现在还小,也许还不明白我的行为到底是在干什么,但是我真的害怕会给孩子将来的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

  “没有想到在这里强制戒毒的时间要这么长,我想回家。”张翔在采访的过程中一直在说。他眼睛不时地看着窗外,可以看出来对于自由和亲情的渴望占据了他现在的全部。

  据省公安厅安康医院强制戒毒所主任孟晓文介绍,出于好奇心,追求刺激或解脱,成为了众多吸毒者吸毒的主要原因。很多吸毒者一开始都知道毒品是害人的,会上瘾。但是,他们经不起吸毒者的诱导。对于日常生活方式感觉枯燥单调、无聊乏味,同时也包含着追求刺激的心理,让很多人置种种危险于不顾而去吸毒。这种原因在年轻的吸毒人员中尤为突出。

  孟晓文说,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追求解脱的心理是促使他们吸毒的又一个主观原因。这种追求解脱的心理往往起始于一种对社会、对家庭或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不满足感、不幸福感和失落感。生活中的很多人可以正视这种不满足,并通过各种积极的努力来完善自己的生活。而另一类人则会采用种种消极、不健康的手段,采用背离社会公德的方式去寻求自我解脱,比如去赌博、嫖娼、酗酒等等。他们中的一些人会采用吸毒的方式去麻醉自己,寻求解脱。

  此外,与吸毒者的接触对于决定很多人是否“跨出这一步”也起着不小的作用。对毒品没有清醒认识和自我约束力较差的人尤其如此。有些人是盲目地附和他人,接受了某些所谓“过来人”的邀请。同时,亲缘关系也会使吸毒有可能、有倾向、有机会发生。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几名戒毒人员都希望通过记者告诉大家:千万远离毒品,不要为吸毒寻找任何理由借口!(文中戒毒人员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