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1日讯 (记者 张锐) 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北安市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进模范作用创新实施“四重四民”工作法,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所谓“四重四民”工作法,即“重调查,顺民意”、“重拆迁,系民情”、“重监管,保民安”、“重服务,暖民心”。“四重四民”工作法的实施使北安市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大幅的提升。
重调查,顺民意
北安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住建、国土、财政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导小组,并抽调了20名优秀党员和后备干部组建了办公室,同时,在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农民新区建设办公室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强化组织领导和服务保障。
《北安市棚户区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北安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实施办法》、《北安市兼租住房保障办法》等政策的制定与出台,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与此同时,北安市还开展了“入户调查走访”活动,集中力量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掌握住户的基本情况,建立了家庭基本信息、意见建议2本台帐,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问题准。仅2012年一年就累计走访群众9000余户,发放征求意见单10000余份,梳理出意见建议260余条。
北安市还严把住房申请关和房屋分配关,对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的人口、家庭年收入、住房面积、住房来源、住房性质等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对房屋分配实行抽签、摇号等一系列阳光操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顺应民意。
重拆迁,系民情
北安市本着“科学拆迁、惠民拆迁、阳光拆迁”的原则,采取宣传引导抓拆迁、政府主导抓拆迁、强化包保抓拆迁、督查考核抓拆迁等措施,着力破解拆迁难题,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市委先后4次召开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拆迁工作推进会议,落实处级领导分工包片抓拆迁责任机制,全市14名处级领导每人牵头负责一个拆迁项目,选调206名后备干部深入拆迁一线,使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在拆迁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走访拆迁户2500余人次,帮助拆迁户联系就业岗位380余个,解决生活问题290余个,赢得了拆迁户的支持和配合,保证了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重监管,保民安
为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实施,北安市开辟了“绿色通道”,在建设审批、建筑材料运送等环节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保证工程建设进度。
在棚改建设现场,党员干部坚守工程一线,加班加点对立项、审批、规划设计、材料采购和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严把质量和进度关。同时,开展了建筑质量安全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及时解决,杜绝了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把保障性住房真正建设成为民心工程、放心工程、精品工程。
2012年,北安市通过政策减免、政府筹资、平台融资、向上争取等方式筹集资金,建设保障性住房574900平方米, 9617户居民受益。
重服务,暖民心
为加强入住居民的管理与服务,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委托物业公司进行管理,明确了房屋管理、保洁服务、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协助维护公共秩序、绿化养护管理5项服务内容和38条服务标准,使服务内容更加细化、更加广泛。
依托党支部,党员牵头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以及便民服务小分队,设立了便民服务台、服务热线、服务信箱等,并设专人24小时负责接待,随时为入住群众提供水、电、供暖设施的安装与维修,做到优质快捷高效服务。同时还规划建设了超市、洗浴、卫生所、老年活动室、幼儿园等公共基础设施,切实为居民提供舒适方便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