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垃圾围攻蔬菜村 大棚外卸了上万废药瓶
2013-07-18 08:37:3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李洋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8日讯 距蔬菜大棚不到百米堆着6米多长的药瓶垃圾堆,玉米地外就是塑料泡沫、包装纸形成的垃圾带。这是记者在道里区新发镇五星村田间地头看到的一幕。作为哈市主要地产蔬菜产地的五星村常年被垃圾围困,村里为清理垃圾每年花费百万元,但依旧难根治。这些清不尽的医疗和生活垃圾不但影响蔬菜生长,还给市民的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大棚外卸了上万废药瓶

  14日10时许,记者来到新发镇五星村。从村里出发向北约1公里,就进入了五星村的蔬菜大棚区,覆盖了方圆四五公里的范围。在大棚区路边不时能看到各种生活和建筑垃圾,越向里面走,垃圾堆越多。部分大棚周边垃圾已经连成片,塑料包装纸、砖瓦石块、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酸臭味。

  记者在一处T形路口看到,一大堆棕色塑料瓶堆在距蔬菜大棚不足百米处。这些药瓶主要分两种,一种名为“牛初乳胶囊”,一种名为“磷脂胶囊”。前者的产品说明上写着“儿童营养品”,后者的产品说明上写着“可改善和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脑中风和老年痴呆。”药瓶堆有一米多高、五六米长,保守估计有近万个。药瓶上都没有瓶盖,很多药瓶内灌满了雨水,有的还向外淌着黏糊糊的液体。

  垃圾堆扒个口下地干活

  村民郑先生说,他家祖辈在这里耕种蔬菜和玉米。“我父亲那辈都没见过这些垃圾,最近几年垃圾逐渐多起来了。”

  郑先生说,他啥样的垃圾都见过,这些药瓶应该是最近几天卸的,6月底时还没有。有时候一个晚上垃圾就把地给围起来了,村民只能扒开一个口子下地干活。他告诉记者:“村里也经常清理,但清的没有卸的快。这附近没有人家,到了晚上经常有自卸车把垃圾卸在田边,卸完就跑。”

  村民介绍,大棚内多种植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等应季蔬菜,有的地里还种了玉米。有的村民表示,最近几年蔬菜黄叶枯死的情况越来越多,好在面积不大,也不知道跟垃圾围困有没有关系。

  垃圾卸地头毁菜又伤人

  废药瓶和生活垃圾到底会对农田和作物产生怎样的影响?市农科院相关专家表示,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堆在田间地头,不但毁菜,严重甚至会“伤人”。

  该村发现的医疗垃圾基本都是塑料制品,而塑料制品中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对植物有毒害作用,特别对蔬菜有较大危害。增塑剂挥发至空气中,会通过气孔、水孔进入植物叶肉细胞,阻碍叶绿素形成,影响光合作用,从而造成植物生长延缓,株型矮化纤细,严重的甚至死亡。对于药瓶中流出的残液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须检测才能知道,但大量生活垃圾分解后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并渗透到土壤中,如蔬菜从中吸收了铅、汞等重金属,人食用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清理垃圾每年花近百万

  对于遭垃圾围田一事,五星村村主任于同庆气愤不已:“村里每年都拿出近百万元专门用于清理垃圾,可怎么清也没有偷卸的快。这些药瓶也不知道会不会污染周边土壤。”他表示,将马上联系铲车前来清理。

  新发镇政府办公室马主任说:“太能祸害人了,不少人图方便,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垃圾偷卸在地边。偷卸药瓶还是头一次听说。”他表示会马上处理,追查药瓶来源,尽快清理这些药瓶。

  昨天,记者再次与五星村村主任取得联系,得知垃圾清理正在进行中。对于如何打击偷卸者,于主任表示,该村已在一个村口加装了视频监控,同时准备在另一个村口也加装监控设备。“我们将对偷卸者进行取证,交由监管部门严惩。”新闻链接

  道里区新发镇毗邻群力新区,以生产蔬菜为主,是哈市重要的夏菜基地。新发镇年蔬菜产量占全市蔬菜供应量的八分之一,是道里区蔬菜供应量的60%。

  法规解释

  2003年6月16日颁布并实施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