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7日讯 (记者 李倩) 当前正值稻瘟病特别是穗颈瘟防控关键期,全省水稻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26日下午在五常市召开。会议要求,各地要把要充分认清当前的严峻形势,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力争全省稻瘟病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000万亩次以上。
全省水稻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26日下午在五常市召开。东北网记者 李倩 摄
省植保站的乡村监测员使用先进设备监测病虫害。东北网记者 李倩 摄
水稻是我省第二大粮食作物,今年种植面积突破6000万亩,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近40%。抓好水稻生产,对实现全省粮食丰产丰收至关重要。目前,全省水稻总体长势喜人,但据全省440个稻瘟病乡村监测点监测, 7月24日,有29个县58个监测网点发现稻瘟病,多数发病地块发病程度为1级。截至7月24日,全省叶瘟发生面积已达84.3万亩,今年水稻穗颈瘟呈现暴发流行态势。虽然总体看,目前稻叶瘟发生程度轻于常年,但部分县份病情发展迅速,方正、延寿、尚志、阿城、肇东、勃利、密山等地,局部地块已见到3级以上病斑,尚志个别感病品种地块发病程度已达到5级,并出现急性病斑。
现代化的防控手段。东北网记者 李倩 摄
会议要求,全省各地要抢抓有利时机,做好穗颈瘟预防。穗颈瘟预防适期短暂,有效时间仅有10天左右,加之当前我省农村防控能力不足,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地要充分调动有限的防控力量,在防控地块上,对已发生叶瘟、感病品种、高密度、高产等重点田块,优先防控,力争全省稻瘟病统防统治面积力争达到1000万亩次以上。在防控时段上,要抓住孕穗末期(破口期)和齐穗期这两个关键时期,分别预防。要加强田间调查与密切监测预警,适时防控三代黏虫与稻水象甲。同时要帮助农户算好经济帐,现在每亩投入5—6块钱,就能确保秋天1000多元的收入。
遥控飞机防控稻瘟病。东北网记者 李倩 摄
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五常市卫国乡稻瘟病稻瘟病监测设施和现代化的防控手段。东北网记者 李倩 摄
据悉,中央财政今年拨付我省3000万元稻瘟病专项防控资金,目前正加快下摆到位。省植保站在全省82个市(地)、县(市、区)植保站、区域站等设立了技术部门,还建设了440个乡村监测网点,我省稻瘟病监测预警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为科学防控稻瘟病发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会前,来自我省各地的农业、植保专家以及水稻种植大户等还实地观摩了五常市卫国乡稻瘟病专业化统防统治现场,看到了先进实用的稻瘟病监测设施和现代化的防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