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逊克布置6艘运输驳船力保抗洪人员安全 安置点内受灾群众情绪稳定
2013-08-19 18:36:44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林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大食堂”。东北网记者 杨林川 摄

  东北网逊克8月19日讯 (记者 杨林川) 19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黑龙江逊克八里桥段看到一艘能装载1000余人的运输驳船已经停靠在江堤边。逊克县应急撤离现场总指挥、副县长石耀辉告诉记者,八里桥至干岔子村段这5公里是黑龙江逊克段中最危险的堤段,这一带已停放3艘驳船,可供转移2300人,一旦发生险情,这一堤段的1000多名抗洪一线人员可安全撤离。


受灾群众安置点内五岁男孩刘金龙正在跟小狗玩耍。东北网记者 杨林川 摄

  据了解,黑龙江逊克段抢险一线人员共达到4000余人,其中军警部队官兵2746人,逊克县机关干部1184人,群众自发组成的抢险志愿者数百人。逊克县抗洪指挥部已经在沿线布置了6艘救援驳船和70余艘机动船只以及几百辆四轮农用车,一旦险情出现,将通过陆路运送和水陆运送的方式,将黑龙江逊克段沿线75公里的抗洪一线人员送达安全地带。


位于黑龙江逊克段沿线的大型运输驳船“随时待命”。东北网记者 杨林川 摄

  下午1时和3时,记者分别来到了位于逊克县干岔子乡明星村和奇克镇常胜村的受灾群众安置点,这两个点共安置受灾群众120余人,据介绍,其余的大部分受灾群众都选择了“投亲靠友”。

  记者走访这两个安置点调查得知,村民的正常生活习惯并未受很大影响,安置点的吃住环境、卫生环境均良好,干岔子乡卫生院的医生定时每天两次来消毒和发放药品,当地公安机关也不定时进行巡逻巡视。此外,安置点内还人性化的设置了棋牌桌和健身路径供受灾群众娱乐消遣。


位于明星村的干岔子村受灾群众安置点。东北网记者 杨林川 摄

  61岁的郭春生大爷是受灾最严重的干岔子乡干岔子村村民,他告诉记者,12号来到安置点时,什么东西也没带,没成想政府已经给准备好了米面油,还经常有村镇干部和爱心人士来送肉送营养品,统一的厨房内还都给我们准备好了炉灶和煤气,大家在这里生活的很舒服,心里也都很感激政府。

  逊克县转移安置工作总指挥、逊克县政协主席祁丙连介绍说,县委县政府按照“早部署、早动员、早转移”的原则,于8月10日和17日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转移。现在全县应该转移群众5426人,除355人在堤坝上进行服务和基础护村工作,其余全部安全转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