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们进行短暂休息
生活报8月19日讯 17日14时,黑龙江逊克段水位为100.27米,离1984年最高水位100.33米还仅差0.06米;20日前后,第四次洪峰即将到达。逊克县的抗洪形势愈加严峻。18日8时,逊克县县政府楼外门庭冷落,大门两侧和台阶上摆满了抢险物资。走入楼内,门卫问“找谁?”说去组织部,门卫说“都防洪去了!”记者发现,从一楼到五楼走廊里看不见一个人,真如门卫所说——“整个楼都快空了”。

官兵和机关干部上堤抗洪 本报记者 崔立东 摄
局长们纷纷“上阵”
两天前,在带记者到逊克县防洪抢险三个重点乡镇之一的奇克镇黎明村时,逊克县委宣传部王洪东在堤坝上发现了几个熟人,发改局局长吴权乐、就业局局长副段平和法制局局长宋国富。他开玩笑说,“一抬头看见三个局长!”
在一面“青年突击队”旗帜下,逊克县发改局局长吴权乐带领全局40名干部正在堤坝上挥舞着铁锹。他已经干了8天了,“我很感动,身体虽然累,可心里舒坦,同事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心齐。”紧邻发改局的一群人是县政府机关工委的干部,而在大坝坡上有两人干得正起劲,一个撑沙袋,一个挥锹装沙子。王洪东告诉记者:“一个就业局长,一个法制局长!”
在小城逊克,科级干部四百多人,正科级的才一百多人。在仅三万人口的逊克,“一抬头看见仨局长”只有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抢险的大坝上。
“口才好的,都去动员撤离”
记者从县城出发,辗转来到逊克县教育局局长宋连玉所在的光明村。宋局长说,“这个村空了,我带领10个教师接管,我现在是一村之长!”8日接到增援指令后,他组织40名男教师和局机关干部,负责沿江村屯群众的撤离动员工作。“到17日,9天时间转移群众800多人。16日,我们调到奇克镇光明村,这个村多数群众不愿撤离,13个‘钉子户’死活不走。”
“50多岁的盖老师非常会做工作,劝得人家乐呵呵地走了。”宋局长说,“40个老师个个身怀绝技,搬东西、装车像模像样。”两天内,光明村252口人,撤离了227人。
9日,防汛办再次指令教育局增援60名教师和机关干部。副局长孙守军带领60名男老师承担干岔子乡3公里堤坝的“查缺补漏。“主要堵管涌,用沙袋一层层砸!”孙副局长说,“从17日开始,我们转战到城区东山湖段江坝巡护。”
半数机关干部抗洪抢险
有30名干部的逊克县委组织部只剩下两个年轻人张志良和王伟在家“主持”工作,其余人都参加抗洪抢险去了。
王伟告诉记者,8月4日至今,全县26个党工委、7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3400名在岗人员中,有1186人被抽调一线,加上700多名后方女干部,总数超过2000人。全县493名科级干部中除108名女性外,其余294名科级干部全部投入到抢险。30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全部在承担具体抢险领导任务。
张志良介绍,参加抢险的机关干部远超2000人,当中还有中省直单位的工作人员和一些事业单位人员。“不能再派了,后期抽调人的时候都要‘一个一个扒拉的’,各机关事业单位还有正常工作要进行。”
张志良说,虽然没有明确参加抢险与干部个人的政绩挂钩,但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的表现应该是考察干部的一个条件。为此,县委纪检委、县检察院和组织部共同组成督查组,在抢险一线不断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