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我省组建医疗防疫分队 确保灾区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2013-08-20 16:23:49 来源:东北网  作者:衣晓峰 方庆伟 杜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0日讯 (衣晓峰 方庆伟 记者杜筱) 自黑龙江省省政府启动自然灾害救助I级应急响应后,省卫生厅迅速行动,工作体系、人员队伍、物资准备、检查指导、应急预案调整补充全部到位,对沿黑龙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县(市)乡镇,特别是对受灾最重的7个县市的医疗、疾控、卫生监督力量分布和防疫物资储备进行了全面调查,绘制了灾区卫生防病路径图,并且组建了医疗救治分队561支、卫生防疫分队393支,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按省政府部署,黑龙江省卫生厅立即对已下发的《黑龙江省洪涝灾害救灾防病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补充和完善,并于日前再次印发全省。《预案》从科学和专业的角度,对疫情的报告和公布、疫情的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物资保障、部门协调、责任追究等9个环节均做出详尽规定,同时还印发了灾害卫生应急处置指导原则、灾区杀虫灭鼠药物管理办法、医疗救治小分队基本装备标准等7个技术子方案,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提高对灾害的应急反应处理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

  同时,省卫生厅还组建了省级防疫专家组,由省疾控中心牵头,抽调流调、消杀、检验等专业人员,成立了7个专家组,分赴肇源、绥滨、抚远、萝北、嘉荫、同江、逊克等7个受灾严重的县(市)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病源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实施全方位的健康监测。同步还组建了省级医疗专家组,有黑龙江省省医院、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哈医大附属医院等8家三甲医院的呼吸、循环、消化、感染、外科、儿科、妇产科等学科专业技术骨干组成了11个专家组,具体负责病人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临时医疗点和医院内的感染控制。

  省卫生厅赵忠厚厅长强调指出,鉴于全省启动自然灾害救助I级应急响应的严峻形势,卫生防病的重点要落到抗洪救灾队伍、受灾群众以及其他人员的医疗保障上。同时要加强受灾居民安置点的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医疗救治等工作。特别是在洪水退去后,要重点着眼于灾后重建中的环境卫生消毒、动物尸体处理、灾民生活饮用水消毒及健康宣传等任务,以有效预防、迅速控制和快速消除洪涝灾害发生造成的环境污染、传染病发生等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截至目前,省卫生厅共储备了50余吨含氯消毒药品,以及甲肝疫苗6万人份、出血热疫苗80万人份、乙脑疫苗3万人份、麻疹疫苗6万人份,还有相当数量的灭蚊蝇、灭鼠药品。到现在,各灾区市县尚无疫情暴发的报告。

  另据了解,自今年入汛以来,黑龙江省医疗机构已出动急救车辆702台次和医务人员2575人,紧急处置各类伤病员963人次,接收住院75人次,共发放药品23427人份。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