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3日讯 (记者 陈静)23日晚,国家防总专家初步判断,上午发生的同江市八岔乡境内黑龙江堤防决口原因为沙性坝体遭长期浸泡所致。综合考虑实际抢救修复的可能性等因素,下一步工作以加强巡查,用砂石等透水材料控制管涌等为主。

23日17时许拍摄的决口位置。东北网记者 陈静 摄

23日17时许拍摄的决口位置。东北网记者 陈静 摄

23日17时许拍摄的决口位置。东北网记者 陈静 摄
根据同江市八岔乡防汛指挥部消息,23日上午8时20分许,同江市八岔乡境内的黑龙江堤防坝基部分出现管涌并迅速扩大导致决口,截至下午2时许决口宽度超过200米,坝后4个乡镇进水。17时许,记者乘船在决口处看到,坝后水面已没过楼房的一楼窗户,大水仍在涌向村庄方向。
21时许,国家防总专家谢晓华告诉记者,他在事件发生后几个小时内即出现在现场,乘船接近决口处观察,根据的当地相关人员讲述及肉眼所见,初步判断决口原因为沙性坝体遭长期浸泡所致。考虑抢救修复的可能性等因素,针对类似沙性坝的下一步工作以加强巡查,用砂石等透水材料控制管涌等为主。该类坝出现险情的风险较高。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