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9日讯 (记者 魏义松)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超过118米警戒线后,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处按照哈尔滨市防汛指挥部的要求成立抢险运输调度指挥小组进驻防汛指挥部,车辆集结督导小组进驻抢险预备车队。这支近100人的运管抢险运输队伍中,有几位“超龄”者,均年过五十,有的即将退休,有的身患重病,防汛运输预案启动后,他们多次申请上一线,主动挑起重担。
防汛运输部工作人员调运防汛物资。

防汛运输部为抗洪运输车辆司机送水和奶。
防汛指挥部运输部总调度刘少楼已经退居二线,防汛运输预案启动后,主动向运管处党委请战,提出发挥自身经历过1998抗洪和无数次应急运输的优势,承担起进驻防指,一线指挥保运输、保畅通、保安全工作。他不顾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身体状况,从进驻防汛指挥部之日起就和其他同志一样,按照早7晚11的作息时间,统筹道路、水路、铁路运输,协调道路畅通工作,组织开展实战演练。在防汛任务最艰巨的日子里,他每天只休息2到3小时,羸弱的身躯更显消瘦,体重又下降了7斤,药瓶空了2次,家人数次来指挥部看望,劝导他回家休息,爱人甚至下了最后通牒,不离开岗位修养就今后不允许他再回家。刘少楼反复重复着一句话:“水退到警戒线以下我马上回家”。28日凌晨2点,当天最后一辆抢险运输车辆满载着驶向木兰抢险一线的时候,刘少楼在椅子上坐着睡着了。
使用火车运送石料。
科长李德明还有一个半月就将光荣退休,这次他主动要求参加防汛运输车辆督导小组,而且要求到条件最为艰苦的道外区远郊,与防汛车辆驾驶员同吃同住,同事们纷纷劝导他换个工作地点,李德明说:“请处党委和同志们满足一个普通党员最后一次冲锋的请求”。过去的8天,李德明坚守岗位,及时响应防汛指挥部运输部的调度指令,带领预备车队,集结抢险运输车辆21台次。
运管处督查队长申海良已经56周岁,由于身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常年用药导致体重剧增至230斤,行动不便。他主动向处党委请缨,要求参加车辆集结督导小组,到车辆集结任务最重的香坊区远郊,负责按照指挥部的指令集结大型自卸车辆。8天来,他昼夜坚守在车辆集结现场,集结抢险运输车辆32台次。
承担防汛运输重任的还有年过五旬的王泽伟、周晓刚、王鹏、郭春林、栾志国、张玮、惠晓峰等老同志,他们有的驻守阿城郊区农村的石料场,有的驻守在大型货运企业车队24小时待命,有的不间断地游走于防汛物资仓库与货运企业之间,没有一句抱怨,没有一丝懈怠,交通运输局领导到现场慰问时,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境界:“再苦、再累,也要撑起防汛运输保障线,我们绝对不退缩”。
截至目前,这支由老同志扛旗的防汛运输队伍已经调集防汛运输车辆261台次,运送石料2000立方米;抢运编织袋45万个、水泵80个、草袋子4万个、彩条布15万米、土工布3万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