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4日讯 中秋、“十一”双节临近,登录使用网上银行的客户明显增加。3日,市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安全意识,小心防范网上银行诈骗活动。
据市消协介绍,每逢节假日,少数犯罪分子就会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或国家执法人员,通过电信渠道编造各种理由诱骗客户泄露网银用户名、密码等安全认证信息,盗取客户账户资金。防范这类网银诈骗活动,在使用网银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要登录正确的银行网站。假冒网站的网址与正确的网址往往只有极细微差异,需特别警惕。登录网页时,要核对网址,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确保进入正确网站。
——申请开通网上银行时绑定网银安全产品。现在各家银行的网上银行都提供了网银安全产品,是专门用于存放网银数字证书的,设有单独的密码保护,便于携带,通过网银进行资金转出时将其插入,电脑交易完毕后及时拔出,加强了证书的存贮安全,是目前网银客户端安全级别最高的一种安全工具,是保护网银交易安全的“钥匙”。
——保护好自己的计算机,避免被病毒感染或受到黑客攻击。为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及时更新计算机系统及浏览器补丁。
——保管好自己的银行账号及密码。不要相信任何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索要账号和密码的行为。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密码,包括银行工作人员。如有任何怀疑,请立即致电各家银行的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电话。
——不要相信一些无缘无故的中奖信息。如果因为好奇与对方联系了,也切记绝不要泄露自己的银行账户资料。
——一旦发生资料被盗,应立即进行银行卡挂失,并及时修改各类密码,以免更大损失。设置单独的网上银行密码。设置的网上银行密码不要与银行卡密码相同,并且不要使用简单密码。
——开通银行账户资金变动的短信通知功能。可以到银行开通账户资金变动的短信通知,这样银行账户一旦发生资金存取就能收到短信,如果发生异常变动就可及时发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