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13日讯 过去困难群众办理低保要多次往返于社区、街道,复印并填报各种表格,同时,社区、街道和民政之间还要分别入户核查,进行评议和审核等程序性工作,既浪费财力、物力和人力,也增加了群众负担。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民政厅通过开展“走进基层民政部门,问厅机关服务基层到不到位;走进民政服务对象家庭,问各项民政惠民政策落没落实;走访基层干部群众,问民政干部为民形象好与不好”等活动,真抓真改、立查立改,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省民政厅按照“能改立即改、能办立即办”的要求,将查摆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完善相关便民服务措施。其中,对城乡低保资格审验、伤残军人审批、民间组织年检、区划项目审核、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资助资格审定等7项重点审批、审核项目的工作流程进行了简化,增设了上门审验、错时审验、网上申报等便民、利民措施,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特别是针对低保服务、信访接待、业务咨询等方面工作,实施“一厅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对行动不便的救助对象,在工作受理、情况调查、审核审批、证折发放上,全面落实工作人员全程上门服务制度,形成了便民利民、亲民为民、以民为本的长效服务新机制。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