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信息化教学现场观摩活动在哈举行
2013-09-24 20:41:31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4日讯 (记者 王蕊)为了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应用,24日,教育部在哈尔滨举办信息化教学现场观摩活动。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活动。

学生用网络教室上英语课。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记者从活动上获悉,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观察、主动思考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构思解决问题方案、归纳总结知识并综合加以运用,逐步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新型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

  上午,记者在哈尔滨市香坊区现场体验了小学语文学科的一次网络研修活动。在大屏幕上,记者看到中山路小学教师正在提问成高子中心校学生。而实际上,这两所学校一个在城区,一个在乡村,相距35公里。两校师生的交流互动让课堂氛围格外活跃。“异地同步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过去,送教下乡每学期、每学科只能实现一两次,而现在,农村学校的师生每天都可以和名师进行交流。通过信息化手段,送教下乡活动达到了常态化。”香坊区区长孙恒义说。

学生们用pad上科学课。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为农村学校带来了巨变,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学校的硬件水平。以哈尔滨市香坊区为例,全区已经形成了高速互联的城域内外网,中小学的学生与计算机平均比达到13:1,全区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实现了城乡间、校际间优质教育资源高度共享,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此外,黑龙江还为342个教学点采购了一套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及部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举办了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骨干教师培训班,为每个教学点培训了2名骨干教师,力争在1年内使教学点所有教师都能够利用专递课堂开齐课、开好课。如今,各教学点正利用数字资源开好此前无法开的国家规定课程,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黑龙江省各地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和好的做法,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特色模式。

  在哈尔滨市香滨小学二楼的微机室课堂内,一堂别开生面的英语课在网络教室进行着,与其他的教室不同,只见学生们5个人围坐成一圈,看着眼前的电脑上的教学内容,嘴里嘀咕着,手上或点着鼠标,或噼里啪啦地打着英文字。“刚10分钟的时间,我现在就知道浴室、卧室、厨房等5个房间的名称了。”一名叫芦卓的女学生兴奋地指着自己做的练习题给记者看。原来,今天是教师周英池在为4年4班的学生上课,在周老师讲完了一些基础知识后,学生们自己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该做的练习题,或温习老师刚刚讲的内容。“过去,在传统的一堂课上我只能教1个房间的名称和2个事件,这样孩子们才能清楚地记得。而现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学生们可以记住5个房间的说法,并且通过图文的配合和选择、连线和填空等练习题的巩固,记忆更加深刻。”周老师说。

  “在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地配点儿设备、开发点儿资源,而是要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徐梅表示,信息技术突破了教与学的“围墙”,扩展了教与学的手段与范围,有助于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个性化学习,进行因材施教,只有这样,公平教育、减负等一系列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从而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先导,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是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要求,各地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投入经费、配备设备、建设资源,关键是要注重在“教”与“学”主战场的应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要让信息化手段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手段。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