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30日讯 (记者 朱蕊) 今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正式列入中国法律,与此同时“常回家看看”被人们更加重视起来。国庆节如约而至,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哈市的部分家庭,发现离家较近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回家过十一,离家较远的一些的则选择了春节再回家陪父母。

大鹏是哈尔滨一家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他和妻子楠楠是今年6月份结的婚,父母和亲戚都住在呼兰区,楠楠的父母住在齐齐哈尔市,两人都争着回家陪父母过节,因七天假期中还要去另外两个城市参加两场婚礼。为“到底去看谁的父母?”小两口吵了一架。大鹏说,最后通过几天的冷战,俩人终于商量好两家都去,只是折腾了一点。“年轻人嘛,我们不怕累,我家是独生子女,虽然知道结婚了就该在婆家过节,但还真的是舍不得让二老冷冷清清的独自在家。”楠楠说着眼眶也红了起来。
孟先生忙着将手头的工作完成。东北网记者 朱蕊 摄
孟先生是哈尔滨打工族里的普通一员,父母都远在伊春生活,孟先生和妻子阳阳在哈尔滨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国庆节头一天,俩人请好假准备提前出发回家看望父母。“回家也不算近,坐火车五个多小时才能到家,平时我们住在哈尔滨,工作也比较忙,因为房子空间小,父母也不常过来与我们团聚,已经有半年多没见到父母亲了,真的很想念。”孟先生说,国庆节回家看父母,不是因为新法规的约束,而是他认为应该回家跟父母亲戚过个国庆节了。阳阳向记者介绍,孟先生还因为想请假早走几个小时,放弃了几个就要谈成的业务单子。
几个年轻人吐诉思乡之情。东北网记者 朱蕊 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离家较近的人选择了回家过国庆节,而离家较远的,大部分就只能留在哈市过节了,他们都打算春节时再回家看望父母。李女士老家在河南,只身一人在哈尔滨工作,国庆节看着身边的人都与家人相聚,她心里特别难受,但无奈离家太远,并且火车票也不好买,只能给父母打个电话或者上网聊聊视频送去问候了。她说:“等到春节,我就算通宵排队买票也要回家陪父母过个年。”
老家在吉林省的小张是一家汽车4S店的销售人员,由于平时工作很忙,一年都难得有机会回家看望父母,尤其是节假日期间才是店里最忙、客人最多的时候,所以只能留在哈尔滨继续工作。他打算在过年的时候回家,再加上几天年假,就可以好好陪陪父母了。小张说完,就又忙着去招呼客人了。
在哈尔滨街头,许多店铺通过装点,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记者走进一家熟食店,店里的客人很多,“这几天的熟食买的非常好,每天的营业额也已经超过了平时的四五倍。”店老板一边忙着卖货一边对记者说,这几天来的客人买完熟食都要求老板帮忙塑封上,都是赶上过节为家人带回去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