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3日讯 (赵云祥 记者 魏义松) 品牌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灵魂,有了“品牌”就是有知名度,就成为发展的动力。近年来,肇州县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在绿色品牌开发上铆足了劲,积极对优势农畜产品积极进行品牌注册和标识认证。目前,全县已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标识80个,“托古小米”“大沟小米”、“兴和鸡蛋”、“精品牌鸡蛋”、“百森八宝粥”、“跃然饮料”等一大批有机、绿色品牌,已经成为肇州绿色农业的名片,产品热销全国。
百森食品产业园规划沙盘。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为强化绿色特色食品原料基地,肇州大力实施精品农业工程。推进玉米膜下滴灌、抗旱保收田、田间管理、农机合作社等重点工程,集中打造双发、永乐、二井等3处现代农业示范区,确保全县粮食总产年均稳定在30亿斤以上。在畜牧养殖上,突出绿色安全,建设高标准畜禽养殖基地。以“一猪两牛三禽”为重点,加快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基地建设,强化疫病防控,建设了15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园区和30个畜禽养殖小区,提供绿色优质、安全充足的原料供应。依托万栋棚室建设高品质绿色果蔬基地。重点打造明沈、大广、大肇、绥肇4条沿路产业带,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县棚室总数17000栋。
通过合作社形式,把品牌培育和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紧密联系起来,目前,肇州共有这样的合作社二十几家。托古小米合作社就是个显著的例子,托古乡是远近闻名小米之乡,肇州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建立了地产品牌。现如今的托古小米通过了国家AA级绿色食品标识认证,不仅与沃尔玛、新玛特等大型超市签订了购销合同,直接进入超市进行销售,同时也成为了人民大会堂的接待米。今年,托古小米农业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谷子加工设备,建设绿色谷子生产基地,并以“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使合作社农户达到了1500多户。采取统一供种、统一供肥和建立全程技术服务网络等方法,全力保障小米原材料的质量,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肇州绿色食品。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二井镇黎明村农民很早就有种植小菇娘种习惯,生产的小菇娘口感甜脆、多汁,远近驰名。小菇娘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注册绿色品牌后,黎明村的品牌菇娘备受青睐,更加热销。在销售旺季,黎明村小菇娘市场每天销售2万斤,来自大庆、哈尔滨、长春等各地客商络绎不绝,一片繁荣景象。今年,二井镇黎明村有200多农户种植小菇娘,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亩,早在六月初,合作社就抢前抓早联系外地客商及饮料、罐头等食品加工企业,签订了十几个收购合同和供货合同。与往年相比,减少了运输费用不说,还大大降低了成本,种植户收入得到了一定的保障,目前,产亩均收入能达到4000多元,农民纯收入将达到1000多万元。
在培育地产品牌的同时,肇州进行招商引资,重点引进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其中,投资超过5亿元的有8个,酒类饮品、速食杂粮、精品果蔬深加工等产业项目39个,红星二锅头、百森饮品、悦然饮料、长春皓月、燕京啤酒等知名品牌相继落户肇州。
为尽快投产达效,肇州努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制定“五定六保”项目包保机制,县级领导每人包扶一个大项目,倒排工期,倒逼推进。在20个月时间里,全县新(续)建的58个项目就有29个建成投产,新增农产品加工能力180多万吨。特别是投资10亿元的百森食品产业园项目,从开工到建成仅用7个月时间,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在品牌推介方面,肇州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展会,在今年的8月中旬举办的中国绥芬河国际口岸贸易博览会上,肇州参展的百森饮品、悦然饮料、老街基系列农副产品、托古小米等品牌产品获得参展客商好评,极大提高了肇州品牌的知名度。其中百森和悦然两家企业,在完成省内外销售布局同时,还和俄罗斯客商达成了合作意向,肇州的绿色特色品牌迈向了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