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0月9日讯 在这个有《旅游法》保驾护航的“十一”黄金周里,旅游成了焦点。记者从哈市各大旅行社获悉,受禁止“零负团费”等法规影响,哈市各条出境游线路价格大涨,但游客数量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一分钱一分货,虽然价格涨了,但行程内容丰富了,服务提高了,品质提升了,很多‘刚需’都说物超所值。”一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旅游法》国庆“首秀”,出去玩的亲们感觉如何?市场又有啥反应?记者就此走访了哈市部分旅行社及消费者,听他们讲述旅途中的新感受。
取消购物导游不再黑脸“喊话”
“这才叫旅行呢,玩得特痛快,和导游处得也特别好”
8日,记者从哈尔滨青年国旅了解到,虽然“十一”期间各条出境游线路价格大涨,但游客的刚性需求依然很大,游客数量与往年相比并未出现明显变化。“日本和韩国走的都还不错,欧洲也没太减少。”青年国旅的纪经理告诉记者,因为《旅游法》的出台,很多“十一”期间出境游线路价格在9月中旬才浮出水面,刚一出来即被一直观望的消费者报满。
提起“十一”这次旅行,8日刚从泰国回来的哈市市民赵先生兴奋依旧,“报团的时候,旅行社给我介绍了两个泰国团,全程都是5夜6天,囊括了当地很多著名景点。其中,一个报价7700元,含购物,报前须签同意购物协议;另一个是精品团,报价1.1万元,包括两天自由行。因为我之前去过泰国,比较了解当地的情况,也不打算购物,这次就报了个精品团。几天下来,真不赖啊!导游就负责陪我们玩,不像以前那样总推销东西,不买东西就黑脸,跟导购一样乱嗡嗡。这才叫旅行呢,玩得特痛快。我们一路上有说有笑,和魏导游处得特别好,还打算给他介绍对象呢。”
对此,在哈从事导游行业十余年的小周告诉记者,“以前很多旅行社拉低团费,靠和购物点合作,从游客购物中赚提成,致使游客利益受损,把整个市场都做坏了。俗话说没规矩不成方圆,《旅游法》的出台对这一行为进行了规范,对整个行业来说绝对是利好。”
按需消费价格战升级改拼服务
“一分价钱一分货,虽然价格涨了,但质量提高了,划算”
2日中午,哈市市民刘女士和丈夫踏上飞往韩国首尔的飞机。刘女士告诉记者,他们这次报的是首尔、济州岛6日品质游,“以前报团去韩国,虽然价格便宜,但得坐‘红眼航班’,总倒机,吃不好、住得差,客房不是没空调就是没热水,跟想象中的一点儿都不一样。这回价格涨了,但一分价钱一分货,质量提高了,更划算。”返回哈市后,刘女士意犹未尽地告诉记者,整个行程中,最惬意的还要数一天自由行。
记者从冰城各家旅行社了解到,“十一”期间赴韩国6日游的品质团中,大部分都包含了一天自由活动时间,很多游客都选择在济州岛的海边散步或再次走进免税店血拼。“我认为这样的安排很合理,在前几天已经摸清了当地的情况后,游客都会有一些自己想去的地方,要按以前的规矩,我们就必须要支付给旅行社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脱团费,而现在自由活动含在行程之内,我们大可不必再跟时间赛跑,而是自主选择行程之内没有的景区或感兴趣的景点。”刘女士告诉记者。
同时,一些市民大赞“一票到底”的新体验。香坊区孙先生一家三口“十一”报了松花江国旅的团,来了个“北京四日游”,“去年我们报团去的‘华东五市’,途中每天都在加项目,最后每个人多加了500多元钱。后来,听说我们团里有人带的钱全被导游‘导购’走了。于是这次我签之前就和旅行社说好一票到底,每个人1300元(包括一天自由行)。4天下来,我们买了礼物,还自费吃了几顿京城招牌菜,花了还不到6000元。如果以后都这样明白消费,不用再担心有增加项目,我们就经常出去溜达溜达。”对此,哈尔滨纵横国旅相关负责人表示,《旅游法》的出台,倒逼旅游行业转型,旅行社的赢利模式、导游的生存方式都将发生重大转变,“我们根据游客需求设定了多款旅游产品:第一次出国想购物的,可提交申请,我们会提前告知其所合作的店铺,如果客人同意,需要另签一份补充合同,这样的团价相对便宜;而对于多次出国想纯玩的客人,可报品质团;另外,我们还能提供机票加酒店的半自由行团。怎么说呢,点菜消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