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10月11日讯 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近日在全市6个主城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了《城市老年人养老问题》专项调查。结果表明:冰城老年人健康和经济状况比较乐观,对相关养老问题关注率较高,有66.1%的人认为自己目前生活幸福,其中非常幸福的占24.2%,比较幸福的占41.9%。认为幸福程度一般的占30.6%,认为不太幸福和很不幸福的占3.3%。
现状
我市老龄化率达15.5%
老龄人口增加,是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改善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国际标准规定,一个地区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等于10%,即标志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准,2000年,哈尔滨市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为10.6%。之后该比重逐步上升,老龄化进程加快。2005年为11.7%,2010年为14.4%,2012年达到15.5%。
身体状况:八成多老人健康
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市城市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占44.1%,基本健康的占40.1%,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的占13.4%,生活不能自理的占2.4%。从本次调查情况看,老年人感觉目前身体状况很好的占13.9%,较好的占30.6%,一般的占32.5%,较差和很差的分别占17.9%和5.1%。
经济保障:养老保险排第一
在对目前自身经济状况的评价中,83.8%的老年人感觉比较理想。其中认为富裕的占9.7%、比较富裕的占16.7%、一般的占57.4%;认为比较困难和困难的分别占11.3%和4.9%。
老年人普遍认为参加养老保险和自己储蓄养老是晚年经济有保障的关键。多选结果显示:认为参加养老保险能使老年人经济有保障的占83.3%,认为储蓄养老能使老年人经济有保障的占70.6%。而认为依靠子女、购买住房和购买商业保险养老能使老年人经济有保障的分别占49.9%、34.8%和28.0%。
主要收入:来源于离退休金
自2000年以来,我市已经连续九次上调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收入,上调的基数逐渐增大,已由最初的几十元发展到现在的上百元。在目前收入来源的多项选择中,88.5%的老年人认为离退休金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认为劳动所得、财产收入、子女供给和社会救助是主要收入来源的比例分别为46.4%、 35.1%、43.1%和11.8%。
主要花销:用于日常生活
当问及“您目前收入主要花销在哪些方面”时,在7个多选项目中,基本生存消费选择比例高。92.5%的老年人收入主要花销在日常生活方面,57.2%的老年人收入主要花销在医疗保健方面。
文化娱乐:单一走向丰富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老年人生活方式由单一走向丰富,养老质量逐步提高。在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多选项目中,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占68.9%;饲养动植物的占45.6%;唱歌跳舞的占40.5%;打牌下棋的占41.9%;健身旅游的占34.8%;书法绘画的占33.4%。
帮带孙辈:占了六成多
在日常生活当中,对老年人提供帮助最多的是家人,尤其是老年人生病的时候,照顾责任基本落在配偶和子女身上。在回答“您日常生活谁为您提供的帮助最多”时(多选),表示配偶帮助最多的占74.8%,表示子孙帮助最多的占69.2%,表示亲戚帮助最多的占55.8%。而表示朋友、邻居和社会帮助最多的分别占24.7%、19.1%和14.8%。
当问及“您的子孙是否需要帮带”时,六成多老年人表示需要帮带。其中:需要的占28.5%,偶尔需要的占36.7%。
喜欢独居:接近于四成
针对是否愿意与子女一同居住的问题,老年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愿意与子女一同居住的占39.3%,愿意的占37.9%,无所谓的占22.8%。
2010年人普资料显示,我市城市空巢老人占城市老年总户数的43.0%。受传统性、经济性和环境熟悉等因素影响,居家养老为老年人所推崇。在回答“您更喜欢哪些养老方式”时(多选),选择居家养老的占80.2%,选择家庭和社区相结合养老的占60.0%,选择机构养老的占54.4%,选择候鸟式养老的占36.0%,选择异地养老的占25.4%。
养老院养老:三成人认可
在未来养老方式上,考虑进入机构养老的占29.2%。机构养老的六大优势为老年人所青睐。一是医护人员照顾,认同率为75.8%;二是活动内容丰富,认同率为57.2%;三是便于沟通交流,认同率为55.3%;四是生存困难帮助,认同率为34.1%;五是避免家庭矛盾,认同率为32.5%;六是自然环境舒适,认同率为23.1%。
关注
医疗服务是焦点
为贯彻落实《老年法》,我市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活动。75.5%老年人对《老年法》表示基本了解。其中:了解的占26.1%,了解一些的占49.4%。当问及“您最关注老年人权益的哪些内容”时(多选),社会保障关注率居首,为81.6%;社会服务和家庭赡养抚养居第二和第三位,关注率分别为47.3%和44.5%。以下依次是宜居环境、社会优待、法律责任和参与社会发展,关注率分别为39.8%、38.6%、21.4%和16.2%。
社会保障上最关注:医疗和养老保险
通过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通过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通过完善高龄津贴、社会福利、困难救助、失能护理补贴等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存条件,这些都是不断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的重要内容。在对上述内容关注的多项选择中,85.6%的老年人选择了医疗保险制度,81.6%的老年人选择了养老保险制度。老人社会福利、失能护理补贴、老人困难救助和高龄津贴制度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关注率分别为50.4%、 24.9%、24.2%和20.0%。
家庭赡养上最关注:生病有人护理
在八个家庭赡养与抚养内容的多选项目中,82.8%的老年人关注疾病治疗与护理问题,73.6%的老年人关注生活照料问题,70.6%的老年人关注精神慰藉问题。由于履行赡养义务、老人所需住房、老人财产支配、家庭养老政策和老人再婚自由五个问题,与老年人晚年生活密切相关,关注率也比较高,分别为56.5%、48.5%、43.8%、 42.6%和29.6%。
社会养老上最关注:加大服务投入
老年人对提供专业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服务投入、规范收费标准、兴办养老机构、健全服务机制、普及保健常识、发展老龄产业八个社会服务内容,给予了普遍关注。在多项选择中,加大服务投入关注率最高,为70.8%;兴办养老机构次之,关注率为69.9%;排在第三位的是提供专业服务,关注率为64.2%。
宜居环境上最关注:医疗卫生设施
在宜居环境方面(多选):医疗卫生、生活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最受关注,关注率分别为82.4%、60.2%和54.8%;宜居社区、文化体育和无障碍设施关注率相对偏低,分别为43.3%、27.8%和19.3%。
在社会优待方面(多选):最关注就医和乘车优待,关注率分别为87.3%和53.4%;法律援助和老人娱乐优待关注率相对偏低,分别为28.5%和28.0%。
在参与社会发展方面(多选):最关注参与健身活动和社会生活,关注率分别为63.8%和52.0%;发挥老年余热、老年志愿服务和接受继续教育关注率相对偏低,分别为33.6%、24.0%和18.1%。
问题
老年人有这些难心事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在推动老龄事业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基本生存还面临较大困难,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81.6%的老年人最关注养老保险制度,82.8%的老年人最担心养老金不足,77.4%的老年人最担心生病无钱医治,64.0%的老年人认为经济支撑是涉及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
最闹心→看病贵已经成了最大心病
2012年,我国住院患者人均医药费6980.4元,住院费用接近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占农民1年人均纯收入的九成,看病贵已经成为老年人的最大心病。77.4%的老年人最担心生病无钱医治,92.0%的老年人认为医疗费用过高是影响他们生存的最主要困难。42.4%的老年人认为疾病缠身苦恼是生存的主要困难,55.3%的人表示最担心所患疾病无法治愈。一些老年人希望建立或转型改建专为老年群体服务的老年医院,并对医院给予补贴,用于减免困难家庭老年人就医费用。
最担心→养老金不够花和子女失业
调查显示,82.8%的老年人表示最担心养老金不足以养老;77.6%的老年人认为养老费用不足是影响老年人生存的主要困难;54.8%的人最担心没有生活来源,无法实现老有所养。在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观念中,子女就业问题也成为老年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48.7%的老年人最担心子女失业。
最无助→生活不能自理时无人照料
高龄和疾病缠身老年人行动不便,维持正常生活力不从心。如果说,日常生活的不便他们尚且能够艰难克服,那么在遭遇突发状况时,这些老年人常常是无招架之力,甚至会危及生命。73.2%的老年人认为生活难以自理是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60.5%的老年人最担心生活无人照料。
最期盼→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自己
孤独寂寞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63.1%的老年人认为孤独寂寞难耐是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子女多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成为众多老年人的首要情感寄托。54.6%的老年人认为精神寄托缺失是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此外老年人认为生存困难还与子女反对再婚、生存尊严弱化有关,认同率分别为30.6%和7.1%。社会和交通不安全也是老年人担心的问题所在,选择率分别为36.5%和33.9%。
最需要→提供精神慰藉方面的服务
调查表明:15.8%的老年人曾经有过轻生想法,6.1%的老年人曾经有过轻生行为。步入老年后,46.3%的老年人感到孤独无奈,因此,在最迫切需求项目的回答中,44.9%的老年人选择了排解孤独寂寞;在最需要提供服务的回答中,67.3%的老年人选择了精神慰藉。
老年人认为精神和物质在生活中都非常重要,但更看重精神生活。当问及“您认为老年人精神和物质生活哪个更重要”时,61.7%的老年人选择了精神和物质生活都重要,21.3%的老年人选择了精神生活重要,17.0%的老年人选择了物质生活重要。
老年再婚:为了有个伴儿
资料显示,我市城市单身老人占城市老年人口27.5%。其中,未婚者占0.6%、离婚者占1.7%、丧偶者占25.2%,庞大的单身老年群体,是老年人再婚的人口基础。
最看重生活上互相照应
老年人再婚是为了追求幸福生活。在对单身老人再婚原因的选择中(多选),选择为了生活上有照应的占75.1%,选择为了精神上不孤独的占46.6%,选择为了感情上有寄托的占35.5%,选择为了经济上有保障的占34.1%。
最顾虑有经济上的纠纷
老年人再婚有五怕。当问及“您认为单身老人再婚的主要顾虑有哪些”时(多选),怕财产纠纷的占47.8%,怕再婚失败的占45.4%,怕子女反对的占41.2%,怕上当受骗的占32.0%,怕外人笑话的占23.3%。
成功的前提是子女支持
在老年人再婚成功七个可供多选的调查项目中,子女支持和身体健康认同率居前,分别为74.6%和62.1%;经济有保障和有住房认同率居中,分别为48.9%和43.3%;兴趣相投、品行端正和有缘分认同率居后,分别为24.0%、17.9%和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