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诊现场。
生活报10月30日讯 29日是“世界脑卒中日”,记者在哈医大一院举办的“脑血管病名家大型义诊活动”上获悉,由哈医大一院神经内科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对我省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初步结果显示,我省每100人中约3人患脑血管病。脑卒中作为一种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专家提醒:预防脑卒中要从幼年开始,年轻人要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查找原发病并合理治疗。
我省是脑卒中高发区
8时30分许,记者在哈医大一院看到,一楼门诊大厅挤满了前来参加义诊的患者。“我在报纸上看到今天是‘世界脑卒中日’,哈医大一院有专家义诊,大早上就来排队了。”哈市刘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他得了脑梗,康复出院后就把喝了20多年的酒给戒了,可最近越来越馋酒,想问问专家像他这种情况能不能少喝点。专家告诉他,喝酒一定要注意控制量,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适当喝些,但白酒每次不能超过一两。
记者在义诊活动现场了解到,参加义诊的11位专家全部是来自哈医大一院、二院、四院以及省医院的主任级别的专家,仅一上午就义诊了300余名患者。据哈医大一院神经内科主任张黎明教授讲,脑卒中俗称脑中风,主要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由于我省冬季漫长寒冷,加之居民高脂高盐饮食等因素影响,我省是脑卒中的高发区,发病率位居全国前十。哈医大一院承担的课题组对我省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初步结果显示,我省每100人中约3人患脑血管病,发病率是很高的。
爱抽烟喝酒27岁小伙患脑梗
活动现场,35岁的张先生告诉医生,他最近因为工作压力大,常常感觉头晕、手脚没劲,由于亲属中有得脑梗的,因此他十分担心自己是否也会“中招”。张黎明教授表示,工作压力并不是导致年轻人患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年轻人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除了吸烟、酗酒、夜生活过度、高脂饮食外,还与高血压、心脏疾病、代谢异常、免疫疾病等因素相关。最近,他们病房就接诊了一位27岁的脑梗患者温先生。据温先生讲,他平时爱吸烟喝酒,发病前一天他和朋友出去玩,回家又打了两小时麻将,晚上睡觉时就感觉手脚麻木,可没当回事。谁知,第二天一早,刚起身时腿就不好使了,一屁股坐在了床上,到医院一检查是“轻微脑梗”。
张黎明主任讲,脑卒中患者多以45-65岁的中老年患者为主,但是如今这一疾病开始出现“年轻化”趋势,年轻人及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查找原发病并合理治疗是远离脑卒中的关键。
先心病男孩突发小脑梗死
张黎明教授告诉记者,在他接诊的脑卒中患者中,最小的只有6岁,“那个小女孩因为摔跤伤到头部而引发脑梗。虽然这是十分极端的案例,但在神经内科病房,二、三十岁的年轻患者已不少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晓明今年18岁,不久前,他在玩耍时摔了一跤,之后就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被送到了哈医大一院,经诊断是大面积的小脑梗死。“与普通人相比,心脏病人更易发生脑卒中。”张黎明教授介绍说,国外研究显示,房颤可以增加脑卒中的风险3-4倍,除了房颤外,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也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心脏病人如出现头晕、恶心、肢体平衡障碍等症状时要高度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预防脑卒中要从幼年开始
对于脑卒中的预防,专家建议,平时要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基础,控制高血压,防治糖尿病,戒烟少酒,保持情绪平稳,防止大便秘结,饮水充足,坚持体育锻炼,饮食清淡,注意气候变化,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脑卒中患者还要坚持规律服药,谨防复发。另外,预防脑卒中要从幼年开始,因为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往往从幼儿时期就已开始,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从幼年开始,就要适当控制高胆固醇及高糖食品的摄入,多吃蔬菜与水果,养成不偏食、不过量的饮食习惯,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使人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