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交通环境问题多 政协委员为交通难症“开方”
2013-11-01 10:43:51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初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日讯 今年4月末,哈尔滨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台,与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近30个国内城市共同跻身“百万汽车俱乐部”。

  日前,哈尔滨市政协委托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作了一项关于交通环境治理的调查报告,其收回的2170份有效样本显示,广大市民对我市交通环境的满意率仅为63.8%。被“高频”提及的交通问题前三名分别是:出租车拒载、拼客(100%);停车场少、停车难(72.6%);公交车运营时间间隔大、准点率低(53.9%)。

  面对因车满为患引发的一系列交通“新老”问题,为更好地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市政协在经过深入调研后,召开了一次由委员、市民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民主评议会,共同为改善我市交通环境、疏通城市交通血脉“开方”。

  出租车

  采用国际低准入门槛改革管理体制机制

  背景

  拼客、拒载、挑客、超速……在对公交车、出租车和公共自行车三大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调查中,市民对出租车的负面评价最多。尤其是去年冬季和今年春季因气候寒冷、下雪频繁,加之施工,造成交通拥堵,出租车拼客、拒载等行为更为严重,市民反响强烈。

  为1.45万余台出租车安装了导向牌和GPS监控系统;出租车行业经营主体数量由三年前的100多家,减少至45家;分两次投放出租车2000台……三年来,虽然我市为规范出租车行业管理作出了诸多努力,但仍无法治愈“打车难”这一出租车行业的痼疾。

  建议

  应建立科学的指标投放机制,特别要针对我市冬季漫长的特点,适当增加出租车数量,以从“量”上缓解“打车难”问题。政协委员普遍认为,我市要从源头抓起,改革出租车指标有偿使用方式,将“竞拍”和“配标”方式,改由政府“奖励投放”和“考核投放”。同时学习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低准入门槛,改革出租车管理体制机制。

  市政协委员、哈尔滨曼哈顿多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培志则认为,政府相关部门要针对出租车特点,采取多种手段,加大对出租车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尤其要着重加强对机场、火车站、各大宾馆、商业集中区和购物中心等地的巡回检查。同时,规范出租车路边突然停车等行为,切实解决目前随意停车、压线停车、路中央停车、乱抢客停车等问题。

  背景

  停车场

  完善“停车诱导系统”减少车辆“无效行驶”

  据统计,我市市区应建泊位99.6万个,但实际只有36.7万个。因为停车泊位分布不合理,中心商业区、重点学校、大型医院等区域,停车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乱停乱放现象非常普遍。

  在单位或商场附近转二三十分钟,却找不到停车位,这是现在有车族常会遇到的尴尬情况。

  建议

  应加速规划城市转乘枢纽的大型停车场地规划,政协委员许大为认为,针对我市目前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现状,通过停车转乘来降低私家车往来繁忙中心区的过程,鼓励其使用现有的公共交通设施。此外,在商业区应建设多层停车场或设施。

  委员们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我市应完善“停车诱导系统”,及时发布路况、交通管制、交通提示等动态消息,并拓展手机短信、微信等信息发布平台,提高停车泊位的利用率,以减少寻找车位带来的“无效行驶”。

  为提高道路停车使用率,政协委员罗辑还建议,在有条件的路段两旁可以施划临时停车区,允许机动车按时段依次有序停放,以缓解城区停车难矛盾,确保道路畅通。

  公交车

  “快速通道+灵活线路”开通快速公交系统

  背景

  我市半数以上市民出行仍以公交为主,调查发现,市民对公交服务水平满意率不高,除“车内卫生”的评价超过60%外,其他各项均不足60%,对“线网结构”的评价最低,满意率仅为31.2%。

  拥有5176台公交车的哈市,今年被国家列为全国首批15个“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调查显示,目前,公交出行分担率在我市仅占城市交通出行总量的39.4%。

  建议

  市政协委员马迎春在调研中注意到,目前,我市尚无一条完整的公交快速通道。哈尔滨火车站日公交客运量达到12万人次;中央大街商圈、秋林地区的公交客流量均为5万—10万人次。她分析,按照开通快速公交线路客流量不少于8万—10万人的要求,我市已具备开通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的条件。

  马迎春建议,我市可参照广州快速公交采用的“快速通道+灵活线路”系统模式,确定新阳路、田地街、南极街、友谊路、中山路等城区主要街路为干线,在确保其30公里/小时快速运行的情况下,根据公共交通需要,适当地把周边四通八达的普通公交线路引进快速公交线网,以达到减少或限制私家车出行的目的。

  市民常若辉则希望,我市应尽快开辟更多的公交专用道,提高公共交通线路覆盖率,适当增设公交晚班车次和晚班线路,方便群众出行。同时,配套建设公交换乘枢纽,特别是在居住小区、车站、旅游景点、开发园区要将场站建设作为配套建设的重要内容,尽快消除公交盲区,合理优化周边公交线路布局。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