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感动龙江”候选人赵广美:惊涛骇浪里的“生命之舟”
2013-11-29 08:42:01 来源:东北网  作者:修峻峰 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9日讯(修峻峰 记者 侯巍)洪水无情,人间有爱。黑龙江省今年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在抗击洪水中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同江市三村镇农民赵广美就是那些身影中的一个。50岁的赵广美在大坝上连续奋战30个日夜,累计出船270余次,运送官兵近万人次、石料30000余方、土料18000余袋,协助部队排除险情20余处,官兵们称呼赵广美的渡船是“生命之舟”。

赵广美。

赵广美在开船。

  在黑龙江江畔,一艘装满沙袋的小船在沉稳地前进着。船尾,一位满脸疲惫的妇女熟练操控着手中的舵把。她,就是赵广美。洪水来袭,家里的耕地己被淹得一干二净,赵广美平时靠着租来的渡船维持生计,夫妻俩还得照顾着3个女儿,由于长年从事体力劳动,赵广美疾病缠身。

  然而,当得知大坝急需渡船运送物资的消息后,赵广美不顾家庭及个人的安危,马上与丈夫周凤友一起驾驶渡船奔赴青龙山莲花河堤坝段,加入抗洪大军,这一去就是30多天。

  从上船的那一刻起,赵广美就没有下过船。由于抗洪一线都是清一色的男人,而赵广美是一个女人,船上又没有卫生间,所以她20多天来很少喝水。从同江市的三村到街津口,只有赵广美的船最大,一次能坐下400多名战士。

  8月19日,八屯大闸处发生险情,同江市委抗洪防汛指挥部紧急下达命令:集合附近所有的抗洪力量,一定要保住大闸!接到电话后,已两天两夜没合眼的赵广美夫妇连夜启程,驾船直奔目的地。就在途中,惊险的一幕发生了:由于水位上涨,水面和高压电线间的距离被拉得很近,船头立着的两杆红旗的旗杆正好碰到电线上,只见火光一闪,一声巨响传来,金属旗杆被拦腰切断。船尾处,站着睡着了的赵广美被一下醒惊过来,及时低下头,这才避过了危险。

  一个月的时间里,夫妻二人日夜守护在街津口至三村的江面上,每天从早上六点一直开船到第二天凌晨2点,周凤友开累了就换妻子赵广美,从未间歇过。船上的条件很简陋,由于长时间站着开船,赵广美的胳膊和腿肿得粗大了整整一圈儿,疼痛难忍,本身就腰间盘突出的她却没有退缩,坚持奋斗在抗洪救灾第一线。

  在抗洪救灾的这段时间,赵广美和老伴一天只吃一顿饭,就这样,他们还将饭菜省下来分给身边的战士们。到了半夜,由于船上没有睡觉的地方,俩口就在船的底舱内休息,铺上两张塑料编织袋,就当作是睡觉的床。底舱内都是柴油味,坚持了30多天的赵广美,嗓子被汽油味呛的说不出话来,风吹雨淋赵广美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再加上一个多月没有洗脸刷牙,也没有洗澡,整个人也苍老了很多,以至于孩子们来到大堤上都几乎认不出来母亲来了。

  8月26日18时30分许,多处江水越过子堤,大坝随时存在溃坝的危险,指挥部第一时间做出了连夜奋战加固加高子堤的决定。已在大堤上奋战了一天的赵广美刚回到家中准备吃晚饭,听说险情后,二话不说就和老伴在风雨中跋涉了3里多地回到船上,重新投入到抗洪前线。风雨中的江面一片混沌,探照灯照射下的能见度也不过10余米,船身5次撞在被江水淹没了的树上,每次渡船都几乎被掀翻。为了保证解放军官兵能够有充足的土料、石料加固大坝,赵广美驾驶渡船运送物资,一直坚持到次日凌晨2点多钟,终于支援抗洪前线成功抵御了这次洪峰。这场战斗中,赵光美的渡船共运送土料18000余袋,输送官兵2000余人,协助部队排除险情20余处。

  洪水无情人有情,在百年一遇的大灾面前,赵广美用她并不强壮的臂膀,撑起了汪洋中的“生命之舟”。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