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最美儿媳带着公公跑通勤 像哄孩子一样拍婆婆入睡
2013-12-07 10:17:59 来源:大庆网  作者:滕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沙凤玲

  东北网12月7日讯 看面相,沙凤玲不是个柔情似水的乖女人。听谈吐,沙凤玲也不是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女人,能守候婆婆十年,能带着公公,跑了三年通勤。

  爱人的同事,夸她“天上难寻的好儿媳”。

  小区的邻居,赞她“地上难找的孝顺女”。

  守候婆婆十年整

  沙凤玲,二十七中政治老师,家住杏南小区,今年50岁。

  1998年,她的婆婆,患上了肺心病。

  当时,沙凤玲住在采油十厂,婆婆在老家住平房。

  肺心病,怕冷。

  一到冬天,婆婆就天天受难。

  沙老师想把老人接到十厂,可婆婆说啥也不同意。

  婆婆说,儿子、媳妇都挺忙,不愿意给他们添麻烦。

  老太太说的,倒是实情。

  那时,沙老师的爱人,在十厂的朝阳物业上班。

  天天忙得脚打后脑勺,家里的事,啥也指望不上。

  沙老师求了好几回,最后,才与婆婆达成协议:冬天来十厂住,夏天再回老家。

  就这样,沙老师把公婆接到了自家。

  婆婆的病很遭罪,夜里咳嗽得厉害。

  有时候,都睡不着觉。

  看着婆婆难受的样子,沙凤玲心里也不好受。

  她陪在老人床边,像哄孩子一样,一边讲故事,一边拍着婆婆入睡。

  为了缓解婆婆的咳嗽,沙老师想了不少招儿。

  除了吃药,她还给老人准备了润喉的水果。

  婆婆牙口不好,咬不动水果。

  她就像喂孩子一样,把水果弄成泥,一口一口地喂婆婆吃。

  有一次,婆婆睡着后,沙老师发现老人呼吸有点费劲。

  她琢磨,肯定是痰糊住了气管,赶紧找根吸管,嘴对嘴,把婆婆嘴里的痰吸了出来。

  见沙老师白天上课,晚上还得伺候她,婆婆特别心疼。

  有时候,半夜醒了,看沙老师还陪在旁边,她总说:“孩子,回去好好睡吧。”

  可婆婆睡不安稳,沙老师就绝不离开,就这样一宿一宿地守着。

  这一守,就是十年。

  带着公公跑通勤

  2009年,婆婆去世了。

  老家的大姑姐,把公公接了回去。

  没过多久,沙老师的爱人,调回大庆市区工作。沙老师开始十厂、东湖跑通勤。

  听说儿子、媳妇回市里了,公公想回到儿子身边。

  沙老师“奔儿”都没打,立马把老人接到家里。

  这时的公公,已经80岁高龄了。老爷子患有脑血栓,右半边身体轻度偏瘫。

  二十多年了,行动都不太方便。拄着拐棍,才能走几步。

  虽然生活尚能自理,可行动总归不大利索。

  白天,沙老师两口子都要上班,只能让公公自己在家。

  这,让沙老师很不放心。

  爱人想雇个保姆照顾老人,可公公不愿意,说家里有外人,他干啥都别扭。

  沙老师也不同意,说雇的人,肯定不如家人照顾得周到。

  最后,沙老师决定,带着公公跑通勤。

  周一,她带着公公,从东湖到采油十厂,一边工作,一边照顾老人。

  周六,她再带着公公,从十厂坐通勤车回东湖。

  同事都劝她,给老人雇个保姆,这么来回折腾,多辛苦啊。

  再说,儿媳妇带着公公同行同住,听着也不是那么回事。

  沙老师却说:“公公咋的?公公也是我爸!”

  带着公公跑通勤,可不仅是来回坐车那么简单。

  有一次,她跟公公坐车回十厂,到站时,老爷子说啥也不下车。

  沙老师伸手扶公公,才发现老人尿在车上了。

  一般人,面对此情此景,首先会觉得难堪。

  可沙老师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心疼。

  她心疼公公遭的罪,心疼老人受的委屈。

  到家后,她赶紧给老人换上干净衣服。

  然后,一边给公公洗尿湿的裤子,一边偷偷掉眼泪。

  那是痛惜的泪,是自责的泪。

  就这样,沙老师带着公公,坐了一年通勤车。

  2009年,爱人看她实在太辛苦,再次跟她商量,想给老人雇个保姆。

  可是,沙老师说啥也不干。

  没办法,爱人只好给她买了台车。

  从此,她就开车带着公公跑通勤。

  有车了,虽然挺方便,可80多岁的公公,晕车晕得厉害。

  他的脑血栓也越来越严重,还有点儿轻度老年痴呆。

  坐车的时候,不是吐在车上,就是拉尿在车上。

  有一回,他俩回采油十厂。

  半路上,公公说有尿,沙老师赶紧停车,用矿泉水瓶给老人接尿。

  这一幕,被经过的爱人同事看到了。

  回到单位,同事就跟她爱人说:“嫂子真是世间难寻的好儿媳。”

  为了哄公公开心,沙老师还每周开车带他出去兜风。

  老人在农村呆了一辈子,到广场上转一圈,开心得像个小孩。

  嘴里一直说,这地方好,真大。

  有时候,沙老师还带他去逛大商场。

  老爷子,看啥都觉得有趣。


 

  为了公公租房子

  2010年,采油十厂学校分流,老师可以根据居住地申请单位。

  本来,沙老师可以去市区学校,可爱人在此时调到了杏南物业上班。

  为了支持丈夫,照顾老人,她选择到五厂二十七中工作。

  这时,公公的病情,愈发严重了。右侧全部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方便照顾老人,沙老师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

  按说,回到五厂住了,爱人也能搭把手。

  可那时候,正好赶上五厂小区改造。

  爱人是小区改造的项目经理,白天组织生产,晚上还得开会,天天忙得见不到人。

  照顾老人,根本指不上他。

  夏天,沙老师4点就起床,做好饭后,喂公公吃饭。

  老人边吃边掉,有时候,光吃早饭,就得半个多小时。

  一到下课,沙老师还得往家跑,给公公喂水喂药、接屎接尿。

  然后,再匆忙赶回班级。

  有一次,沙老师回家,闻到屋里臭哄哄的。

  进屋一看,老人拉在床上了。手上、床单上,都是大便。

  沙老师一点不嫌弃,细心地帮公公擦洗身子,换上干净衣服。

  类似的事,三天两头,就得有一回。

  有一次,公公翻身时,一使劲儿,摔在地上。

  看着老人摔坏的脸,沙老师心里特别内疚。

  她总觉得,是自己没照顾好。

  从那以后,她就搬到公公屋里,在老人的床边,又搭了一个小床。

  每晚,都睡在公公床边。

  公公常年卧床,她担心老人生褥疮,每天给公公擦身子,一天两遍。

  晚上睡觉时,也不忘给老人翻一次身。

  由于她的精心照顾,老爷子卧床那么久,都没生过一点褥疮。

  夏天,沙凤玲担心老人热。

  隔天,就抱公公到卫生间,给老人冲个澡。

  春天停止供暖后,她又担心老人冷,每天给公公灌热水袋。

  这些年,她都坚持给公公用生姜泡脚。

  在沙老师的护理下,老人连感冒都很少得。

  一起伺候俩老人

  2011年元旦,公公觉得鼻子不舒服。

  到医院检查,大夫怀疑是鼻癌。沙老师一刻没耽误,立马带着老人,去了哈尔滨肿瘤医院。

  大夫说:“老人已经这么大岁数了,不建议手术。”

  可沙老师和爱人抱着一线希望,还是决定给公公做手术。

  手术的位置,就在鼻子上,稍微有点闪失,就会危及生命。

  所以,在医院的那些日子,沙老师时刻盯着公公,生怕他出状况。

  那时,小区改造工程正紧。

  爱人整天在工地上,晚上十一二点才能赶到医院,沙老师就自己护理老人。

  公公手术后的三天三夜,她愣是眼睛都没合过。

  同屋的病友都说,这老爷子,太有福了,儿媳妇伺候得比儿子周到多了。

  老人手术后,吃饭费劲。

  沙老师就每天用豆浆机,给他榨果汁、米糊。

  然后,用小勺一点点地喂他,给他补充营养。

  本来已经被医院放弃的老人,在沙老师的精心照料下,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可老爷子病情刚好点儿,沙老师的母亲,在上海病重了。

  老人唯一的愿望,就是回东北老家,沙老师便毫不犹豫地把她接到了家里。

  那时候,沙老师的母亲,也已瘫痪在床。

  一个房间,左手是瘫痪的母亲,右手是瘫痪的公公。

  每天,除了给两个老人喂饭、喂药,她还要给他们收拾大小便。

  最严重的时候,两个老人,一天大小便二十几次。

  碰到这种情况,爱人有时都会嘟囔几句,可沙凤玲从未抱怨过。

  她常说,去爱自己的父母、亲人,不要给自己和人生留下任何遗憾。

  公公病情严重后,脾气不好。

  可是,他却知道心疼儿媳妇,从来不跟沙老师发脾气。

  只要是沙老师说的话,老爷子全听。

  一夜送别俩至亲

  2011年8月,沙老师的母亲,离开了人世。

  凌晨,家里的亲朋,把母亲送回了老家。

  按说,母亲的最后一程,做女儿的,无论如何都要送。

  可是,留公公一个人在家,她又放心不下。

  最后,沙老师还是选择留下来照顾公公。

  看着躺在床上的老人,再看看旁边空着的床,这个坚强豁达的女人,终于忍不住泪如泉涌。

  可是,看着躺在床上的公公,她又擦干了眼泪。

  坐到公公身边,安慰他,哄他睡觉。

  那时候,已经是凌晨3点多。

  公公睡着后,她才开始收拾母亲的遗物。

  一边收拾,一边落泪。

  早上6点多,公公突然咳嗽了几声,她赶紧坐到公公身边。

  老爷子艰难地吐了口痰,好像要说话,却嘴唇抖动,发不出声音。

  他抓住沙老师的手,紧紧地握着,浑浊的双眼,似乎明亮了一下,然后,就安详地闭上,再也没有睁开。

  一夜间,两位至亲,相继离她而去,沙老师的心,一下子被抽空了……

  但她顾不上流眼泪,也顾不上悲伤,赶紧帮公公擦身子,给他穿上干净的衣服,让老人舒舒服服地离开……

  现在,老人已经去世两年了。

  可是,沙老师始终不愿再进那间屋子。

  看见两张空着的床,她的心,也空落落的……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