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过半空巢老人存在抑郁心理 老人“享清福”也会变抑郁
2013-12-08 11:21:27 来源:生活报  作者:高春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2月8日讯 历尽艰辛,步入晚年,或突然身体欠佳行动不便,或独守空巢苦苦支撑,或从风风火火的事业中转而过起平淡的日子,老人们的心理落差究竟会有多大?

  现代社会、都市生活,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愈发显著,而不少自杀的老年人最后都被证实为心理疾病所致。在哈市第一专科医院老年心理科记者了解到,心理疾病是指已达到精神病科诊断的指标,若得不到及时地缓解或解决,最终就有可能变成老年抑郁症,与子女之间产生家庭矛盾以及生理机能丧失等问题,是导致老人抑郁的两大原因。

  孤独对老人就像一把刀

  “孤独”是导致老人抑郁的最大诱因,而在表现出抑郁的老人中,五成人没有倾诉孤独的对象,而其中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则更为严重,不怕死、却怕活,孤独对老年人就像是一把刀。

  “因为子女一句话伤心就跳楼;受慢性病困扰而轻生;觉得自己没用给别人添麻烦……”哈市第一专科医院老年心理郝凤云主任表示,老人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就容易封闭自己造成抑郁。

  对于空巢家庭,一些子女成家后都会选择搬到外面居住,老年人觉得孤独之余,也可能觉得自己不被需要。其次,一些家庭成员的变故,如丧失亲人、儿女患病、儿女在工作上出现问题甚至违法的事件都会使他们操心,造成心理负担。再次,虽然老年人与儿女共住能让他们感到家庭温暖,却隐藏着不少问题。如老年人在照顾孙儿之余,感觉自己变成了“保姆”,自我价值下降。由于自己不再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与儿女同住让其产生“寄人篱下”之感。

  有多个子女的老人,偶有财产分配不均,有可能影响家庭关系,对老年人的心情也造成影响。另外,老年人与晚辈价值观的差异往往会酿成矛盾,生活方式的不同亦产生不少问题,一些子女会认为老人的生活方式较为古板,反之老年人也未必能接受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双方关系渐渐恶化。

  总怀疑生病可能是患上抑郁症

  生理机能的丧失,会让老人觉得无助,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不能及时排解,就容易导致抑郁。

  身体机能退化,是老人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实。例如代谢减缓、胺类物质丧失本身就会导致抑郁;脑灰质、脑白质衰退,会导致帕金森、老年痴呆症等;小脑萎缩会导致语言、行动退化……“如果子女和老人能做好心理准备,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就能更好地防止抑郁。”

  老年人担心自己患病的情况很常见,如慢性疾病、癌症、冠心病、糖尿病和中风等,可能因此要经常往返医院。加之治疗费用、需要家人照料,也让他们感到担忧。而对于疾病的认知不足亦会令他们感到恐慌,加重了心理负担。通常,老年人在检查前后出现担心的情况很正常,若检查结果显示没有大碍,且医生诊断后也认为问题不大,但老人依然感到担忧或焦虑的话,就要警惕是否患上了抑郁症。

  “如果发现老人抑郁,早点儿进行心理疏导,或许就可以避免悲剧”。另外,郝凤云指出,老人睡眠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按时醒来,晚上睡眠不足白天补觉的做法,只会令晚上再次难以入睡,导致恶性循环,进而引发焦虑、抑郁。

  老人“享清福”也会变抑郁

  老年人和子女间相互适应是很重要的,老年人可以将一些人生经验传授给晚辈,缓解年轻人奋斗中遇到的压力和挫折;子女在照顾好老人的同时,还应帮助老人减低认为自己“没有用了”的看法。

  “有的子女会认为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现在是享福的时候,不让他们干活,但这样做有时并不一定正确”,在采访中,郝凤云主任希望子女能认识到一个常见的误区,那就是这种让老人“享清福”的做法,有时反而对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有损无益。一些老人不愿过多地给孩子带来压力,也经常会产生自己对家里已经没有贡献的想法,因此赋闲在家的老人或多或少可能出现连累家人之感,在爱护老人之余,也应适当安排一些家务给老人,让他们明白自己是被人需要的。

  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老去的父母,要想做个懂得老爸老妈的孝顺子女,只要用心足矣!

  转移注意力能驱散抑郁感

  哈市老年大学火爆的招生,印证了老年人对精神方面有着强烈的需求。“要有效地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首先要做到对症下药,如果老年人患有躯体或精神疾病,应让老人定时体检、勤于锻炼。无论发生任何事,都可向家人、朋友倾诉,勿把烦恼闷在心里”,哈市第一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张一告诉记者,乐观的心态是生活质量的根基,老人晚年幸福首先要培养的就是这一份乐观,因此,不妨多看看一些道家思想或培养心态类的书籍。

  因为一句话、一件事甚至莫名其妙的感觉,一些老人就可能出现突如其来的抑郁感,此时该如何去面对呢?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是多家医院心理门诊遇到的老年患者最常见的情况,不仅有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一些家庭美满幸福的老人也可能会受到这种抑郁感的侵扰。对此,专家表示,老人生活的重心往往很单一,因此学会调节情绪驱散抑郁感的第一步,就是要懂得分散注意力,觉得孤单了,就去找朋友邻居打打牌、逛逛街,觉得烦闷了就去散散步,去公园看看风景,有时抑郁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多接触大自然的人往往更容易缓解抑郁感。

  其次,作为家人,应多关注老年人的需要,让他们积极地与家人一同生活,勤于照顾和关心老人的生活细节,一旦发现他们情绪变化异常,就要及时加以关心或到医院接受诊治。

  郝凤云主任提醒说,“家人应充分关注老年人能力的发挥,享清福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其实是一种心灵上的折磨,对于一些习惯于忙碌的人来说,一旦退休后,每天在家空闲或者照顾孙儿,难免会感到自身价值丧失,所以家人应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体育运动或是出行游玩等,增加人际交流和自然的接触,可让老人心态永葆年轻并远离抑郁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