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0日讯 如今,网购方便快捷,越来越多的人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心仪的东西。今年“双十一”一天时间,大庆“淘友”就在网购上消费了1个亿!
然而,伴随着促进消费的同时,也有很多“淘友”被骗子盯上。12月9日,记者从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了解到,从今年年初到11月28日,11个月中,我市“淘友”网购被骗案件122起,被骗金额高达217万。今年5月一起因支付宝页面发生错误的诈骗案件,一市民被骗走了31万余元。
网购诈骗骗局如何识破?记者采访了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案件侦查大队副队长贾晓亮,他对各类网购诈骗案件逐一点击,帮助您走出迷局。
代刷信誉返佣金被骗
在淘宝上买东西,买家可以对卖家货品进行评价,好评多的店铺会受到更多买家的青睐。一些骗子瞄上了买家,谎称为了给卖家刷信誉,以给买家返佣金为诱饵诈骗。
6月15日下午,我市市民姚女士上网时发现一网站,通过自己的QQ与该网站QQ昵称为“客服雅丽”的人联系。“客服雅丽”以购买“点卡”提升信誉、给姚女士返5%提成的方式,让姚女士购买她的“点卡”。姚女士通过自己网上银行给对方的汇款,分13次转账13645元。
汇完钱,姚女士等着“客服雅丽”给她佣金,没想到“客服雅丽”早就不在线了,发觉被骗后姚女士赶紧报了警。
6月16日晚上,高先生遭遇的骗局,与骗了姚女士的如出一辙。高先生在家上网,加了一个QQ,对方让高先生买他的Q币,为其在淘宝上刷信用,说刷完把钱退回。高先生信以为真,结果对方没给他退钱。前后几次,高先生共被对方骗走6020元。
见招拆招
贾晓亮:代刷信誉这样的诈骗案件比较特别,很多骗子打着返“佣金”的幌子,引诱受骗者上当。在网上购买Q币、点卡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如果对方提出给予高额回报,很有可能是设了一个骗局。
切记,根本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男子9次付款被骗31万
5月3日中午,市民李某报案说,自己在上淘宝网购买衣服付款时,支付宝页面突然发生错误,对方又给了李某一个链接。
李某点进去正常支付,前后不断地刷新页面,一共支付了9次。李某的银行卡有手机短信提示,9次转账信息都发了短信,可李某手机没在跟前,就没有在意。
等李某事后一看手机傻了眼,卡内的31万多元竟然不翼而飞,全部转了出去!李某上网找卖家,一看自己支付的根本不是购买的商品,对方给李某发的是虚假支付网址。
除了支付页面发生错误这样的诈骗外,今年以来,网购退款诈骗也逐步上升。
9月16日,市民万女士报案,她在淘宝网上购买一条裤子。几个小时后,她接到一个福建龙岩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淘宝店主,以万女士付款出现问题为由,要求其退款后重新付款。这位“店主”先后分3次从其卡内转走6054元,等万女士发现被骗时,已经晚了。
见招拆招
贾晓亮:其实“支付宝”诈骗非常容易防范,支付页面必须是支付宝正规页面,不要点击卖家发过来的支付链接。
另外,如果涉及退款事宜,应该在购物网站上的页面操作退款事项。申请退款后,页面上会有退款提示,无需单独和卖家联系,绝对不能在支付操作的过程中向卖家透露支付密码、银行卡密码,以防骗子乘虚而入。
“验证码”暴露易被骗
在网购过程中,无论是使用储蓄卡还是信用卡进行支付操作,大多涉及手机验证码。如果透露了手机验证码,很可能让骗子有机可乘,导致被骗!
11月5日,李先生在淘宝网购买一个金号枕巾,在退款过程中,李先生按照对方提示,将发送到自己手机上的验证码告诉给了对方。等李先生查询银行卡信息时发现,卡内的现金已经被支出了3万余元。
11月20日,林女士在淘宝网聚划算上参加团购,买了一条驼绒被,价值199元。
当晚,林女士接到一名南方口音的男子的电话,他说被子没货了,可以退款。她按照男子的要求,点击淘宝网上其购买的驼绒被,上面出现了一个备忘录,需要填写备忘信息表,按照男子提供的信息表,林女士填写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姓名、密码。男子告诉林女士会有两个验证码发过来,并让林女士点击确定。过了一会儿,林女士手机进来短信,告知她银行卡划走了22770元,林女士大吃一惊,这才知道被骗。
见招拆招
贾晓亮:现在大家都习惯用支付宝快捷支付,在支付时,如果没有密码应该设支付密码,如果有密码,不要随意透露。
很多信用卡或者储蓄卡在支付时,都会往手机发验证码,验证码是保护个人信息的一道“防线”,当有人询问验证码时,一定不要透露。
小心骗子假装“客服”
张女士在淘宝网购物后,接到了电话,对方自称是“支付宝”的“客服”。对方称“支付宝”账户升级,给顾客退款,要求张女士提供银行发来的支付验证码。张女士信以为真,被骗走了8000元。
和张女士一样因为“客服”被骗的还有罗先生。罗先生是个网购“菜鸟”,对网购流程一点都不熟悉。
在网上下了一个订单后,罗先生的手机接到淘宝网短信,留下“4006263661”的联系方式。他联系后,对方自称是淘宝网的“客服”,说其订单卡了,需要进行升级。
罗先生信以为真,就按照“客服”的指导,到ATM机上操作。操作后,罗先生发现卡内的9000元钱被转走。
罗先生被骗后觉得很冤,立即报了警。通过上网查询,罗先生才知道,指引他到ATM机上操作,是骗子经常用的伎俩,也是最容易被骗走钱的。
见招拆招
贾晓亮:网购时,如果有所谓的“客服”或“工作人员”和您联系,一定要提高警惕,甄别对方身份。
网购出现缺货或者退款信息,淘宝卖家首先会通过正规的聊天工具“阿里旺旺”和买家联系,如果联系不上,可能再进行电话联系。
骗子获取买家手机信息,通常是因为买家之前在网上透露过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以要注意防范,不要在网上轻易透露家庭住址及电话等信息。
9人网购飞机票被骗12万
骗子利用虚假购票链接,刷走9名市民12万元。
7月25日,周女士在网上买飞机票时,通过网站上的电话联系卖方,并将自己的借记卡卡号、身份证号等个人详细信息告诉了对方,被骗4张飞机票款3280元,同时,信用卡中的3.5万元被骗子刷空。
8月6日,乔先生在一个购票网站订购了两张从哈尔滨至深圳的机票,在给对方账户转账2940元后,对方说乔先生填写的个人信息有误,需要重新订票。如果重新订票,还需再汇2940元,等第二次订票成功后,再将之前的2940元退回。于是,乔先生再次给对方转账2940元,订票成功后,对方迟迟不给其退钱和出票,就连电话也无法接通了。
乔先生购票的网址是在百度上直接找的,可另一位市民徐先生上的是正规网站“去哪儿网”,竟然也被骗了!徐先生购买了一张从大庆到上海的机票,但忘记告诉对方发票邮寄的地址了,于是通过百度搜索“去哪儿网”的客服电话,然后打电话给“客服”。对方向他索要信用卡的卡号、身份证号、信用卡透支额度等相关信息,共透支1万余元。
原来,徐先生找到的“客服”根本就不是“去哪儿网”的客服,而是骗子在百度上发布的虚假网站。
见招拆招
贾晓亮:网购飞机票一定要上正规售票的网站购买。机票下完订单后,会在“我的订单”里有所体现,手机通常也会立即收到订单及出票信息。百度上搜索到的信息也不安全,一定要仔细甄别,不要轻易信任所谓“客服”的各类说辞,更不要向其透露银行卡等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