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方正项目建设发力富民强县快跑
2013-12-19 14:44:4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玮 潘宏宇 狄婕 刘柏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2月19日讯 在位于方正县开发区的哈尔滨大昌实业有限公司,记者随手拎起一袋冷冻鸡翅,扫描二维码,进入网站,立刻获取了肉鸡在养殖场的全部养殖过程,包括鸡雏来源、饲料来源、防疫用药情况等,同时也能够获取肉鸡在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入场检疫、胴体分割、深加工、贴码装箱、出厂检疫、公司销售、物流配送等全部关键环节公开透明的信息。

  一只鸡“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一目了然,这是方正县在全国率先应用的“云畜牧”技术在发挥威力。目前,大昌公司投资3.3亿元年屠宰加工3000万只肉鸡项目投入生产,全县已建成鸡舍面积16万平方米,年底将达到20万平方米,肉鸡饲养能力将达到2000万只。

  “云畜牧”项目是方正众多项目明珠中的璀璨一枚。诚如方正县委书记刘军所言:今年方正县力争完成GDP增长15%,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这样的快发展在方正发展史上几乎绝无仅有。而承载这一发展使命的便是项目建设。今年全县开复工项目51个,完成投资24.56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开复工10个、新开工2000万元以上项目44个。项目建设不仅为方正赢得了发展和希望,也带来了底气和力量。

  绿色食品产业项目领衔主演,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擎天一柱。方正在哈尔滨市率先完成了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设。目前区内建有一批次可供芽种12万亩的智能化浸种催芽生产车间1栋,可供秧苗1.1万亩的现代化育苗大棚203栋,1500平方米稻作文化博物馆1座,117台(套)大中型农机具专业合作社1个,600平方米一次性育秧5040盘的立体多层自控育秧温室1栋,水稻研究院1座,初步实现了土地经营集约化、浸种育秧智能化、生产全程机械化、园区农民工人化,被评为省级首批农业科技园区。“优生优育”的水稻又通过精深加工,实现了身价倍增。目前,这个县引进并扶持东方、中粮等稻米龙头企业发展,发展水稻专业合作社60家,完善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方正大米”成为黑龙江大米三大品牌之一,稳占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绿宝石”品牌跻身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超过30亿元。

  新兴产业项目异军突起,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力量。围绕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节能环保产业,引进落成了胡铁岭风电、硅石精深加工、冠强公司LED光电制造等一批投资十几亿、几十亿元的大项目,其中有12个项目(含5个省重点项目)被列为哈尔滨市重点项目。投资10亿元的中航光合100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和上海普罗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硅材料精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