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绥化
搜 索
黑龙江省对海伦“戴贫困帽建豪华楼”已展开调查
2013-12-27 08:48:43 来源:新华网  作者:段赛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10月17日拍摄的海伦市一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牌子。黑龙江省海伦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近几年,这个市一边四处“哭穷”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边变相投资近亿元兴建政府大楼,继去年成功戴上“贫困帽子”,今年又搬进竣工不久的“豪华衙门”。这种“穷”“奢”通吃、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造成不良社会观感,也引起当地干部群众质疑。海伦市一位主要领导向记者坦承,虽然已按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对政府大楼超标房间进行腾退,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入,依然令他们深感窘迫和不安。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 针对媒体“海伦市:去年戴贫困帽子,今年建豪华衙门”的报道,黑龙江省扶贫办高度重视,经初步调查,省扶贫办副主任白春贵通过本网作出以下说明:

  一、关于海伦市的重点县确定。2011年,黑龙江省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了调整,通过用统计部门2007-2009年3年平均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2009年贫困发生率三项指标,对全省县(市)贫困程度进行了测算和排序,海伦市进入了调整范围,经黑龙江省政府同意,海伦市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二、关于海伦市扶贫资金使用。2011年至目前,黑龙江省共投入到海伦市扶贫资金5255万元,在该市的70个贫困村实施了扶贫开发项目,用于产业增收项目2944万元、基础设施项目2099万元、公益事业项目212万元。

  三、媒体对相关事件报道后,我们已立即对该市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核实、核查,有关部门业已介入并就相关情况展开调查。如发现违规问题,一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确保有限的扶贫资金真正用于贫困群众尽快脱贫,真扶贫,扶真贫。请媒体和社会各界给予监督。


 

  这是10月28日拍摄的海伦市政府大楼办公室分布图。黑龙江省海伦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近几年,这个市一边四处“哭穷”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边变相投资近亿元兴建政府大楼,继去年成功戴上“贫困帽子”,今年又搬进竣工不久的“豪华衙门”。这种“穷”“奢”通吃、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造成不良社会观感,也引起当地干部群众质疑。海伦市一位主要领导向记者坦承,虽然已按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对政府大楼超标房间进行腾退,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入,依然令他们深感窘迫和不安。新华社记者 程子龙 摄


 

  10月28日拍摄的海伦市政府大楼。黑龙江省海伦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近几年,这个市一边四处“哭穷”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边变相投资近亿元兴建政府大楼,继去年成功戴上“贫困帽子”,今年又搬进竣工不久的“豪华衙门”。这种“穷”“奢”通吃、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造成不良社会观感,也引起当地干部群众质疑。海伦市一位主要领导向记者坦承,虽然已按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对政府大楼超标房间进行腾退,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入,依然令他们深感窘迫和不安。新华社记者 程子龙 摄


 

  10月28日拍摄的海伦市政府大楼。黑龙江省海伦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近几年,这个市一边四处“哭穷”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边变相投资近亿元兴建政府大楼,继去年成功戴上“贫困帽子”,今年又搬进竣工不久的“豪华衙门”。这种“穷”“奢”通吃、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造成不良社会观感,也引起当地干部群众质疑。海伦市一位主要领导向记者坦承,虽然已按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对政府大楼超标房间进行腾退,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入,依然令他们深感窘迫和不安。新华社记者 程子龙 摄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