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月20日讯 严寒中,每到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哈尔滨市民总会遭遇出租车挑客、拒载、不打表乱喊价等现象,打车由“一车难求”演变为“一座难求”。市民们纷纷表示,以前拼车总会选择车里人少的,现在拼车只要能坐进去就行。“打车难”问题在今年两会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记者体验挑客,挑客,还是挑客
场景一:18日12时30分许,记者在哈市道里区亲身感受打车难,与记者一同在路边打车的还有三波来哈旅游的外地游客。记者决定在兆麟街路口打车,每当有出租车停下后,招手打车的市民立即围上去,说出自己的目的地,记者观察到,当几辆出租车同时停下,司机挑客耽误时间给整个路面造成了小型拥堵,为后面的行车造成不小的压力。
场景二:19日16时,哈市南岗区和兴路与林兴路交口处。该路口处有很多打车的市民,由于这一时段是哈市出租车交接班时间,所以很多空车不会载客。一些司机在前挡风玻璃位置放上标有交接班目的地方向的卡片,如“服装城”、“道里”等字样,行经打车人较集中的地方会放慢车速,如有相同方向的,就会载客。有的“紧俏地点”,的哥挑挑拣拣后满载而行,原地还剩下不少没能如愿的乘客。
乱象解析运营成本高“代步车”扰乱市场公司垄断
问题一:“不拼客就赔钱”。的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因为路滑、堵车等原因,一辆出租车平均每天仅能行驶130公里左右。按每公里2元钱计算,每天可收入260元。给公司的份钱(约140元)和油钱(约100元),车辆8年经营权的费用(按出租车小买断12万元,8年经营期计算,每天约合40元),加在一起约280元。这样计算下来,出租车如果不合乘就赔钱,是运营成本让无限制的合乘变成了冬天打车的常态。
问题二:“代步车”扰乱市场正常营运。市民金女士称,前几日她傍晚在哈市华山路和长江路交接处打到一辆车,可上车才发现这是一辆“代步”车,且不足两公里的路程司机开口就要15元,并表示“最低价,接受不了可以下去”。无奈天气寒冷又赶时间,金女士只好忍气吞声没有下车。
一名出租车司机说:“这些‘代步车’扰乱了出租车市场的正常营运,是该有人管一管了。”
问题三:公司垄断是根源所在。现行《哈尔滨市城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规定,哈市出租汽车经营权实行许可制度,出租汽车经营权实行有偿出让。个人要想从事出租车经营,必须向有出租车经营权的公司购买经营资格。这就造成了部分出租车公司市场中的垄断地位,从而出现了百姓对整个出租车行业服务水平不满意、出租车司机个人要承担全部经营风险、政府要经常面临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责难,而取得具有垄断地位经营权的出租车公司却赚大钱的怪现象。
建言献策预约“打车”加强行业管理
“很多人打车地点随意,出租车也随意乱停,这样不但给交通造成拥堵,还容易发生追尾等交通事故。”省人大代表丁非表示,为缓解打车难问题,可采取电招或提前预约的方式“打车”,“乘客提前通过预约的方式告诉司机打车的时间和地点,让出租车司机提前‘候命’,双方信息流通,这样不会存在拒载等情况,乘客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也避免了司机空驶,对双方都有好处。”
对有的司机看招手违规乱停、询问拒载、乱喊价等现象,省政协委员李晓陵建议:发动市民或乘客开展有奖举报。凡利用手机、相机抓拍到出租车违章停靠、乱闯红灯、拒载、挑客等现象,可以把处罚的费用作为奖金,奖励举报人。保持对出租车管理的高压态势。对违反有关规定拒载、拼载的司机,及时进行严肃处理。按照“违规次数越多、处理越重”的原则处罚,并记入驾驶员诚信档案。对驾驶员违规被媒体曝光或被查处1次的,行业管理机构将责令企业对驾驶员扣10分并停业学习3天;被曝光或查处2次的,将参加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学习,并经考核合格后重新上岗;对违规3次的,吊销该驾驶员《从业资格证》,5年内不得进入出租汽车行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