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红,女,中共党员,阿城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她是一个很普通很平凡的人,从事护理临床一线工作二十多年,她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一腔热忱,带领心血管内科全体护理人员,用女性特有的温柔与细腻,每时每刻为患者播洒爱的阳光,温暖每颗因疾病而脆弱的心灵。
待患者似亲人。心血管内科护理队伍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做为这个集体的带头人,张护士长以身示范,抓管理、拓展专业知识学习,医院的每一轮考试,心血管内科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她不是单纯的机械化管理,而是把关爱、亲情融汇到工作的每个细节,带教年轻的护士,比、学、赶、超,牢固基础知识,提升服务质量,带领护士姐妹利用午休时间找患者及其家属谈心交流;她带领的队伍朝气蓬勃、勇于奉献,带出的护士无论调到哪个科室都是最优秀的。在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和医德医风评价中,心血管内科总是反映最好的。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都不愿意有病,既然有病住到我们科,我们一定要像自己亲人一样照顾好他们,让他们开心快乐。”有一位来自双丰街道的患者,因患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治疗,当时病情危重,呼吸困难,入院时双下肢已高度水肿溃烂,不能平卧,每天只能在椅子上坐着,该患者家庭还极度困难,他甚至准备放弃治疗。看着病人这种状况,她很心疼,像亲人一样的关心、照顾他,与他谈心,鼓励他要同死神抗争,树立生活的信心。张护士长为其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带领全科护理人员对他精心进行护理,她每天煲汤用保温杯拿来,一勺一勺喂给这位患者喝,她还细心的缝制了小棉垫,把患者下垂严重的部位轻轻托起,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又号召全科医护人员为其捐款、捐衣物。患者在全科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唤起了对生命的渴望与留恋,积极配合治疗,如今身体康复能自理了。他告诉家里人“我的命是张护士长捡回来的,你们一定替我好好谢谢她,内四科就是我的家呀!”
医院就是我的家。阿城区医院做为全区最大的医院,社会公益活动多,科里的护士有时被选去参加活动,张护士长就自己把科里的担子扛起来。她常年值夜间120副班,无论夜间出几次诊,第二天都能正常上班,爱人担心她的身体,请求她换个岗位,她说:“医院就是我的家,心血管内科的患者需要我,我哪儿也不去,有我在,他们心里踏实,咱们家你为我撑着,在科里,我要为患者擎起一片天。”爱人感动了,每天上班都亲自来送她,默默承担了家务和照顾老人的重担。张伟红的父母家在外县,因为没有休息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回不了娘家一次。有一次,老父亲胃出血住院一个多月,她由于照顾重患加之带领护士考试,没有回去看望父亲。重患转危为安了,护士们考试通过了,她才给父亲打了个电话。父亲了解女儿的工作,也理解她对事业的执着,反倒劝她安心工作。过护士节时,父亲用手机给她发来祝福的短信,坚强的她实在控制不住自己躲到卫生间偷偷的哭了。可能做为妻子,做为女儿,她是不称职的,但身为护士长,她是优秀的。白衣天使的奉献精神,舍小家顾大家,心系患者、情牵医院的动人故事在她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更让人敬佩的是:一次抢救重患,搬运氧气筒时,她的右小手指被砸烂,当时只顾着抢救患者,等患者脱离了危险,再去处置时缝了十八针。由于延误了时间,最后右小手指完全失去了功能。儿子不理解,握着她的小手指哭着说:“妈妈,这是为什么呀?”她安慰儿子:“这是妈妈的工作,我的一个小手指换来一个人鲜活的生命,一家人的幸福,值得!儿子,人活着,一定要为别人着想,多给予别人一点爱,你也会很幸福。”儿子释然了,告诉同学:“妈妈是我最崇拜的人,以后我也学医,做个救死扶伤的白衣卫士。”
打造医院品牌科室。张护士长依据自己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出版论著一本,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四篇,她带头引进开展的新技术“云南白药加酒精湿热敷治疗静脉炎”获得新技术应用奖。2004年在全院率先推行“系统化整体护理”,针对每一位患者制定系统、合理、科学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根据心内科老年人多的特点,开展多项人性化服务措施,如“口服药提示卡”、“检查温馨提示卡”、“血糖监测提示卡”等,为特殊治疗的患者备上屏风,为腿脚不便的患者备上轮椅。今年她又带领科室在全院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制定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细则,为卧床病人更换床单,及时翻身、叩背、递送便器,做好晨晚间护理、心理护理等,为打造阿城区卫生系统独树一帜的品牌科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广大患者心中,张伟红是女儿,是姐妹,是白衣天使的化身。每一天她都在播撒爱的阳光,每一天她都带给患者一个温馨、愉悦的心情,浓浓的亲情充满了整个科室,洋溢在全院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