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科,男,68岁,中共党员,现任金都街道关工委常务主任。近十年来,街道关工委被评为阿城区优秀关工委5次,市优秀关工委4次。他本人多次荣获区关工委先进个人,区关工委先进个人标兵,省关工委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把余热倾注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上
自担任街道关工委工作以来,他自觉用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要求和鞭策自己,做到了“腿勤、嘴勤、脑勤、笔勤”,共起草关工委工作计划、总结、汇报材料等50余份,达10多万字。为写好每一份工作计划、每一份总结、每一份演讲报告,他克服年龄大、记忆差的不足,认真阅读有关文件、资料,力争达到准确性、完整性、感染性的效应。白天写不完,就晚上在家加班写,有时直到深夜。遇有筹备重大活动或重要会议,双休日不休息是常事。2006年10月份,区关工委召开清真寺社区与回民小学“三位一体”教育新格局现场会,当时他正患前列腺增生,便不下尿,医生建议马上做手术。可是为了筹备好会议,他坚持白天上班,晚上到医院治病,带病坚持工作达一周时间,圆满地完成现场会召开的任务。2008年夏天,洗澡滑倒,小脚趾骨折,他坚持边吃药治疗,边深入社区参加指导暑假快乐教育活动的开展。2011年6月中旬,他感到胃部不适,时隐时痛,经检查患胃息肉,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当时全街各社区、学校正开展迎接建党90周年的“讲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他还有演讲任务,他就硬是忍着病痛,深入社区、学校指导活动的开展。同时,他亲自作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脊梁》、《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等演讲报告12场次。直到8月初,才去医院做了胃息肉切除手术。今年4月下旬,为迎接省关工委来街道调研,他主动放弃“五一”节双休日放假休息的时间,奋战半个月赶写汇报材料,经反复修改,汇报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动员更多的“五老”参加到关心下一代工作来
在关工委工作中,他始终把抓好街道、社区两级组织建设和“五老”队伍建设列为工作重点。多年来,他坚持亲自深入社区,协调党支部做好动员更多的“五老”参加到关心下一代工作来,不断壮大“五老”队伍。现在,全街“五老”队伍已达到575人,其中“五老”骨干120人,有20多人是他多次作思想动员参与进来的。他们有的是街道、社区关工委班子成员,有的担任关工小组正副组长,有的担任街道、社区“十大员”、“网吧监督员”。有效发挥“五老”的政治优势和时间优势,采取“大手拉小手”、“结对子”等方式,对青少年开展帮扶、帮教,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有很多事迹感人至深。
三、以身作则抓好革命传统和价值取向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让孩子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中华民族苦难史、革命先烈斗争史,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老一辈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十年来,他编写演讲报告26篇,做革命传统教育演讲60余场次;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时间,和“五老”深入社区、学校做演讲240多场次,受教育青少年人数累计达3.2万人次。特别是在每次演讲时,听到青少年们的热烈掌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较大进步时,他感到无比的高兴与欣慰。
四、把关心关爱弱势特殊青少年挂在心上
在工作中,他把关心关爱青少年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工作像关心自己子女事情一样挂在心上。他指导各社区关工委搞好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并随时了解变化,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对帮教对象随时开展谈心活动,并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为了不让贫困生辍学,他经常深入社区、学校,对他们帮困、帮德、帮学三管齐下,除动员“五老”献爱心活动外,还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开展献爱心活动,为贫困生捐资助学。他协调哈奥林药业、区石材协会出资6000元资助回民小学35名贫困留守学生,协调区民政局为500多名在校贫困学生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多次协调企业安排待业青年就业。
田科老人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做了很多、很多,但是他认为他只是做了该做的工作、尽了该尽的责任。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为了这项事业,他表示一定要以雷锋同志的崇高理想和奋进精神为榜样,为了下一代的茁壮成长、为了培育明天的栋梁,在关心下一代的长征路上,继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