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七台河
搜 索
七台河行政审批再瘦身 能减则减该放必放
2014-02-19 14:13:3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春艳 郑晓萍 文天心 周雪锋 霍立伟 晓萍 王志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2月19日讯 自2002年以来,七台河市紧紧围绕“精简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优化审批流程、健全审批监督”四个关键环节,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对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不应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审批事项先后进行了7次清理精简,审批事项不断减少。2014年,市政府将“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并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为责任人对原有的行政审批项目迅速进行全面清理精简。此次行政审批清理,只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38项,首次实现净减幅65.8%,跻身省内地级市前列。

  市政务服务中心宽敞舒适。 

  “个人想开个公司,不用自己挨个部门、逐个窗口去跑,一个窗口全部搞定;企业想上个新项目,只需到‘产业项目委托代办窗口’,就进入了一条绿色通道,剩下的事全都有人帮你打理……”来七台河投资的企业家刘成特别高兴,几年前,曾因行政审批差点儿“跑断腿”的他,如今亲身体验了七台河行政审批的“快速反应”。

  一直以来,七台河市政府不断地对行政审批的权力动刀子,只要有可能、只要有机会,就利剑出鞘用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儿,让行政审批项目精简、精简、再精简,促进发展环境优化、优化、再优化。

  春节刚过,来市国税局登记窗口办事的人不少,工作人员正在耐心指导填写材料。 

  依法行政企业“零负担”

  “该放必放,能放都放”。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七台河市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严格按照四项原则进行:国务院和省政府已经决定取消的审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如2012年省政府取消了城市新建燃气企业审批,七台河也取消了该项目;对虽有法定依据,但通过日常管理就可以达到管理目的的审批项目,一律予以转变为日常管理。如(小型)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将其转为了日常管理;结合七台河各部门工作实际,对没有开展业务的审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对区县政府及其部门审批更为适宜的,一律予以下放。如限额以下外商投资股份公司的设立及变更事项审批;对同一部门管理内容相近、相似的审批项目,一律予以合并。如农业植物产地检疫签证和农业植物及植物产品调运检疫签证两项内容相近似,将此两项审批合并为一项。

  本着“方便群众、重心下移、减少层级”的宗旨,七台河市依法将可以下放的行政审批权力下放,先后两次下放区县级政府审批事项共19项。一方面按照强镇扩权改革要求,坚持能放则放的原则,对可以委托或下放到区县政府管理的权限,将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等项目一律下放到区县政府。另一方面扩大区县发展经济的主动权,增强区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下放建筑施工噪声和夜间连续作业施工噪声等审批事项。


 

  为确保精简的准确和效果,市政府法制办联合市纪检委、市政务服务中心走访了40多个具有行政审批权限的部门,对原有行政审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随后制定出清理工作方案,请各部门首先对现有的行政审批项目自行清理,提出清理意见;再由市政府法制办将各部门清理意见汇总,并逐项与《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保留和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进行核对,按部门分别形成《拟定保留、取消、下放、转变管理方式审批事项确认表》,由各部门签章确认后再次汇总;最后形成拟定清理结果,向政府和领导分别征求意见。

  七台河市发改委以企业、社会组织和三区政府反映最强烈的行政审批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迅速出台工作措施。他们把权力下放与审批再优化结合起来,采取“三个进一步”措施,有效推动保障简政放权工作落实。一是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对纳入国家、省和市各类专项建设规划的政府投资项目,取消审批项目建议书环节,直接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不具备直接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简化手续、优化程序,先期出具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函。二是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审查)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实行一次会议、一次论证、一次联审,切实提高审批效率。项目申报单位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可在文件中一并提出节能评估(审查)申请。三是进一步完善项目审批管理机制。对于即将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相关的项目初步设计审批、节能评估(审查)、招标方案核准和竣工验收等权限同步下放,实现对全市项目动态监管,做到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

  创新机制消除“中梗阻”

  精简行政审批项目,贵在创新。七台河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首先,推行审批时限承诺制。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从2007年开始,七台河市推行审批时限承诺制,经过三次提速,审批时限大幅缩短。目前,七台河市审批承诺时限已全面达到平均缩短时限15%的提速要求,30%的项目当场办结,40%的项目在3到5个工作日内办结,其余30%项目比法定时限提速五分之一以上,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七台河在工作中发现,中介服务机构涉及行业面广、审批部门多,特别是一些中介机构就是行政审批部门的直属事业单位。如何彻底打破这种垄断和利益格局,统一本行业办理事项标准,最大限度减少各行政审批部门在审批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真正营造公平竞争、运行有序的中介服务市场?“科学增设中介服务机构”,如果与省内资质较高、规模较大的中介服务机构沟通,适当开放本市的中介服务市场,并通过在本市设立分公司的办法,可有效缓解本市中介机构人员少、工作量大、编制各种报告书时间过长等问题,必要时,可借鉴绍兴等地先进经验,在政务服务中心增设“中介服务”超市,有效带动中介服务市场竞争,打破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垄断,从根本上提高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办事效率。于是,他们开始筹建中介服务超市。为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入驻超市的中介机构准备家当,从办公区域调整到办公设备,连电子吊牌上的字他们也细细地一一设置,预计3月21日以后,中介机构即可入驻。

  探索建立并联审批机制。2013年7月,七台河为强化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委托代办过程中各审批部门首席代表的作用,变原来“代办窗口全程代办”为“代办窗口分发代办”,即并联审批,开通了产业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并联审批的一大特点是,各窗口同时代办、互不前置,各窗口由首席代表全程代办本部门业务,同时做好“首席代表上报全程负责制”,指导、服务企业快速反应。通过实践,他们发现,这种并联审批是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有效方式,是解决工程项目审批周期过长的途径之一。近年来,七台河市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尝试和探索,成功建立起了政府服务中心代办制和规模以上企业审批并联制。在工程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审批过程中实施代办和多部门并联审批,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限,减轻了企业负担,为开展全面并联审批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经验。市政务服务中心则配合“委托代办窗口”抓好项目审批提速工作,改变原来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建立“定期巡访制”,主动受理企业在生产、经营、建设、审批、水电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切实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芳烃项目及配套煤矿开采项目被列为市重大产业项目,是在我国焦炭行业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来提高产品附加值,谋求新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七台河市委确定的“依托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发展思路,对进一步发展七台河市煤炭循环经济、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促进七台河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城市转型,意义重大。2013年1月8日,市政府为此项目专门召开了市长办公会议。随后,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同时分别行动:新兴区政府动迁办开始着手项目用地的动迁工作;区领导牵头,会同宝泰隆公司领导,与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国土局、市文广新局领导针对项目的环境评价、土地征用、矿产压覆、文物压覆等问题进行探讨;市规划局领导带队,在零下26度的工作条件下,测量队人员加班加点,一次性测量了60公顷的项目用地,对项目用地进行了土地界限测量,组织相关工作人员短短几日便完成了图纸的绘制工作;市发改委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上门了解项目情况,介绍相关政策、办理事项程序,提供立项所需手续清单,专程到省发改委沟通项目备案、立项、审批相关事宜,在最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项目的备案立项工作。所有部门的倾力付出,换来的是项目稳稳的推进,赢得的是企业的啧啧赞叹,收到的是企业家笑对困境的洒脱。


 

  平台升级一网“解民忧”

  网上审批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行政管理职能,直接体现着政府的行政效率与服务水平。目前,七台河正致力于网上审批平台建设,向更高更新的起点出发。

  新年伊始,七台河的网络平台建设也是紧锣密鼓。他们在行政审批事项清理成果的基础上,又集中对全市主要经济活动行政审批流程进行了梳理、规范和重新设计,科学编制了《全市主要经济活动行政审批流程指南》,将100余项主要经济活动审批流程及办理主体、条件、需提交的材料、程序、时限和办理地点等,以直观明了的流程图形式,于2月8日,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广大企业和市民只要登录该网站,整个审批流程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七台河编制了《主要经济活动行政审批流程指南》,《指南》共制作流程图5类160个,其中“绿色通道”审批类2个、企业设立类17个、固定资产投资类76个、生产经营类45个、资质资格类20个。这一《指南》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审批时限大幅缩短。新的审批流程图能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因对审批流程及相关内容不了解,以及一些职能部门不严格按照审批流程和相关依据办事,导致审批时限过长,影响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等突出问题。二是审批事项分类明确。《指南》除参照省网上政务服务中心模式设立的分类外,还结合市大项目审批工作实际,将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审批列入其中,使整个审批流程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审批流程一目了然。《指南》明确了办理流程、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申报材料和办理时限,使广大企业和群众能够清晰了解审批事项的具体内容,既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又便于市民对审批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

  2012年7月18日,北京嘉寓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七台河公司黑龙江嘉寓门窗幕墙有限公司,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生产红红火火。图为工人正在加工产品。

  集多种服务于一身的市政务服务中心外景。 

  全市主要经济活动行政审批流程图的形成,为推行网上审批、网上办事,逐步实现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相结合的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建设阳光政府、效率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与保障。目前,系统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其中“七台河市网上行政审批大厅”已初具规模,具备网上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和网上查询等基础功能,可为广大市民和企业提供政府的网上查询服务,共分企业设立、固定资产投资、生产经营和资质资格审查等四大类。这样,企业和群众不用再为办一件事情、填一张表格、缺一份材料而来回奔波,从而可大大节省办事成本和办事时间。

  七台河三聚隆鹏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赵总经理说,企业新上的2亿Nm3/年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的进展之所以顺利,全靠新兴区和各职能部门的鼎力相助,多亏赶上了发展的好环境,无论走到哪个环节、到哪个单位,真是“路路通”啊!


 

  筑巢引凤,优良的发展环境,换来的是招商引资上项目的丰硕成果。2013年,七台河重点推进产业项目80个、比上年增加27个,总投资157亿元,增长27%,非煤项目数量占92.5%、投资额占87%。随着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开工、建成投产,带来的不仅仅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更重要的是对全市干部群众走出困境、推动发展信心的提升。特别是宝泰隆和龙盛达煤焦油深加工、金泰化工环己酮和己二酸、德彩光电、嘉寓门窗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达产后每年可新增产值35.6亿元,不仅有力地拉动增长、增加就业,更重要的是极大地坚定了全市干部群众走出困境、推动发展的信心。

  七台河经济开发区集聚效应凸显,开发区内厂房林立。

  隆鹏公司焦化煤气多联产项目效果图。

  在七台河,春天一批项目集中开工,夏天一批项目加紧建设,秋天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冬天一批项目开始储备……

  行政审批精简了,发展环境优化了,招商引资唱响了“四季歌”,发展的自信写在了七台河人的脸上,向着“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创造一流的经济发展环境”的目标,七台河人不会止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