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安达开展“一包五带十联”活动 心贴心服务在基层
2014-07-03 19:15:25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君一 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3日讯 (李君一 记者侯巍)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安达市通过开展“一包五带十联”活动,即全市现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原则上带动5名左右的党员干部,负责包扶1户低保户中的特困户,并以所包扶特困户为中心,就近就便联系10户低保户中的一般贫困户。该活动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载体,让党员干部工作在基层,服务不断层,深入到底层,真正与百姓心贴心。

  家住安达市羊草镇南来村的尹发一家四口人,两个儿子都患有智障残疾。三年前,妻子刘淑珍被确诊为乳腺癌,两年前,尹发又患上小脑萎缩,高额的治疗费用让这个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但是命运并没有停止对这个苦难家庭的捉弄。半月前,尹发又被诊断为双侧脑梗,瘫痪在床。在“一包五带十联”的活动中,尹发确定为市委书记的包联对象。现在尹发被送到了荣军医院进行治疗,尹发的两个智障残疾儿子送到了省救助管理中心救治。同时,绿色家园养老中心志愿者、女企业家商会志愿者等爱心人士为尹发老人一家送去了关爱和温暖,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帮助老人康复。

  自4月15日以来,安达市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十余个,反复研究关于开展党员干部“一包五带十联”、推进特困群体救助的意见。“一包五带十联”对党员干部如何包联、包联对象的确定、包什么内容、联什么内容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民政、住建、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都制定了具体的配套实施细则。民政局设计了《特困户三免三减证》,分别是,免:水费、城市公交费、市内公立医院挂号费;减:热费、电费、有线收视费。

  为了保证特困救助的常态化、长效化,让那些没有“造血功能”的特困群体能够得到市委、政府的持续帮助,保证基本的生活,建立了由这个市财政资金、价调基金、民政救济资金、慈善基金以及社会捐助等资金组成的特困群体专项救助基金,每年整合投入不少于一千万元。目前,第一笔资金社会募捐的210万元已经投入使用。针对特困户的普惠性救助已经拨付专项资金54.8万元:一是在助残上,为二级以上残疾的285户特困户按照20—30%的比例加发低保金共计4.9万元;另外在助食上,为548户特困户发放补贴13.7万元,免费发放第二季度共计16.2万元的米面油,端午节免费为特困户发放了价值20万元的鸡蛋、鸭蛋、猪肉、粽子、蔬菜等食品;在助老方面,为60名70周岁以上老人用专项基金发放补贴0.9万元。另一方面,在6月6日到15日的党员干部集中入户对接中,已经为49户特困户申请助学、助医、助居、助业等救助资金11.2万元,为联系的贫困户提供就业信息269条,帮助代办证件、代领补贴等事项76件次。党员干部在入户走访中还根据包联户所需自发捐助现金及米、面、油价值达7.7万元,生活物品680余件。从助学、助医、助残、助食、助暖、助居、助业、助老八个方面入手,全方位救助特困低保对象。

  这次“一包五带十联”活动,全市共分成4个组,对23个社区需要综合救助的贫困户、特困户统一进行梳理,入册进行登记,然后分到每个组每名干部名下,具体分门别类的进行实施救助。从处级领导到一般干部,全市共有2717名党员干部参与包联,共结成包联对子548个,包扶特困户548户914人,联系一般贫困户3252户7796人。参与包扶的很多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我们由以前的坐在办公室里等群众,让群众上门来,现在变为我们走出机关,只要群众需要,我们就服务。”截止到6月15日,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应对接的548户特困户已全部对接到位,深入联系的贫困户家中走访7796人次。

责任编辑:杨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