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日报7月10日讯 一辆破旧的夏利车、两名维修工再加上半车的维修工具和配件,是这家空调维修公司的全部家当。记者在两天的卧底暗访中发现,这家打“游击战”的维修公司,从业人员毫无资质却既承揽老旧空调的维修充氟,也进行新空调的打眼安装,业务非常全面。他们在维修中信口开河,空调的故障大小、维修费用多少,全凭一张嘴“忽悠”,用户却为此多花了不少冤枉钱。
“李鬼”横行——
穿品牌空调工作服其实就是无证“游击队”
日前,记者按照一张“维修安装空调……招聘空调维修技师和学徒工”广告上的号码,打电话应聘学徒工。对方表示,正在道外保障华庭小区干活,记者可以去那里找他。
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记者找到了姜师傅。姜师傅告诉记者,他和另一名维修工在给这个小区的用户维修空调,接着还要到两个用户家去安装,让记者跟着一起去。
上了姜师傅驾驶的夏利车,车后座堆满了空调配件,后备厢里放的是各种各样的维修工具。“咱们公司有几个人啊?”记者询问。“加上你就三个人。”姜师傅回答。
姜师傅和另外一名维修工身上穿的都是某品牌空调企业的工作服。“咱们是这身品牌的售后吗?”姜师傅笑笑说:“我们是单干的,跟空调厂家和售后都没关系。这身衣服是向朋友要的,穿这个到用户家干活,用户就会以为我们是正规厂家的维修人员。”
姜师傅说,他们平时的业务主要是空调维修,每年只有在空调销售旺季,一些同行忙不过来的时候才会帮忙安装新机。
“安装和维修空调用不用考资格证啊?”对记者的问题姜师傅说:“我们俩都没有资格证,已经干了五六年了,也没人管。只要找一套厂家的工作服穿上,没人质疑你的身份。”
巧立名目——
管子加1米够用却加6米二楼也收高空作业费
“现在买空调,商场不都承诺免费安装吗?咱们帮别人干这种不收钱的活,能挣到钱吗?”姜师傅一脸神秘地说:“各行都有各行的门道,不挣钱的事谁干啊?”
记者跟着姜师傅来到一个用户家安装空调。他先是拿出卷尺,对空调安装的位置和室外机所要悬挂的位置左量右量,然后对用户说:“空调自带的管子不够长,需要加长,每加长一米价格为80元,你家这个需要加长6米。”用户有些不解:“这个长度我量过,加上空调自带的管子不应该差这么多啊。”姜师傅拿着卷尺一边在墙上比画一边对用户说:“你量的方法不对,应该像我这样量,管子的长度肯定少6米。”最后,用户只能无奈地花钱加长管子。
这时姜师傅又提出,用户家的阳台窗户必须卸下一块玻璃才能将室外机挂出去,否则需要交300元的高空作业费。用户再次对姜师傅的要求表示质疑:“以前我看朋友家安装空调时并没有卸玻璃,再说我们家住的是二楼,也不应该收高空作业费呀?”
姜师傅应对自如:“这是公司规定,我们也没有办法。”用户只得求姜师傅帮助拆卸玻璃,最后两人商定拆卸玻璃的费用为150元。空调安完后,姜师傅从用户手里收了630元。
从用户家出来,另一名维修工开玩笑地说:“老姜你也太‘黑’了,我看这家的管子也就差了1米,你却让人加了6米。”姜师傅回答:“不‘黑’咱们吃啥?不‘黑’你俩的工资谁给?”
闲聊时记者得知,空调管每米的成本价只有20元左右,用户每加长1米空调管,维修工就可以挣到近60元的利润。姜师傅告诉记者,空调安装中几乎没有不加钱的。“为家电商场安装一台空调才能得到80元的安装费,但装一台空调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如果只靠家电商场给的那点安装费,一天从早忙到晚也挣不了几个钱。”
缺斤短两——
充氟按次不按压故意少充留“利润”
第二天一早,记者和姜师傅在约定的地点见面。他告诉记者,今天第一个活儿是给一个用户家的空调充氟利昂。
姜师傅从后备厢里拿出一个小煤气罐一样的钢瓶上了楼。来到用户家,他把钢瓶用透明的塑胶软管接到空调上,只过了几分钟便说已经充好。随后,姜师傅用空调的遥控器启动空调,果然凉风从空调中吹了出来。他收了160元钱离开了用户家。在回来的路上,记者问姜师傅:“怎样才能知道空调的氟利昂是否加够量了?”姜师傅说,给空调充氟的价格分很多种,有的是按压力收钱,有的是按次收钱,但底细只有维修人员自己知道。通常的做法是,维修人员会给用户报一个价格,不会跟用户说明其中的细节。
“咱们现在是按次收钱,1.5匹以下的空调充氟收160元,2匹的收200元。这样的好处是不管充多充少价钱都一样,省得和用户因为数量发生争执。”姜师傅说。
姜师傅说,以前他也是按压力向用户收钱,但有一次充氟的时候用户非要站在一边看压力表,没办法他只能按实际的充氟量向用户收取费用。从那以后,他就将按压力收钱改成了按次收钱。“因为按次收钱,无论你充了多少用户都挑不出什么问题。就像今天去的这户人家,收了160元,成本大约只有40元左右。其实,还能往里充但是我并没给他充,省下的氟利昂就成了咱们的利润。”姜师傅说。
行内“规矩”——
感应器坏了换线路板“小毛病说成大毛病”
姜师傅说,空调行业中最赚钱的就是维修环节。因为普通消费者缺乏对空调相关知识的了解,空调的故障大小、维修费用多少,全凭维修工一张嘴。
把空调的小毛病说成大毛病,是维修工行内的“规矩”。假如空调不工作,可能是线路板上的感应器出了毛病,换一个感应器就能解决问题,成本也只有几十元,但一些维修工遇到这类问题都会说成是线路板坏了,要换线路板,价格一下子就要几百元。
姜师傅说,其实空调压缩机出故障的概率很小,一般都是电容器损坏。大多数情况下一台空调真正的维修费超过200元就算很贵了。“小毛病说成大问题,在整个行业内是普遍现象,新手进入这个行业不用多久就会知道这些。”
记者经过了解得知,除一些大品牌由自己公司的售后部门为用户安装和维修空调外,一些家电商场会把空调售后安装工作承包给一些小的家电维修公司。在空调销售旺季,这些小的家电维修公司由于规模小、人手不够,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就会找姜师傅这样单干的“游击队”来帮忙。
专家解惑
空调咋修不挨“宰”
省电子产品维修协会秘书长张松表示,消费者在维修空调之前一定要问清价格和维修企业的资质等级。在维修人员到来时,要查看维修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避免遇上一些无资质、无营业地点的家电维修“游击队”。
张松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维修家电时,最好拨打生产厂家售后总部的保修电话,由厂家派出专业售后服务人员进行维修。
张松介绍,消费者在维修空调时存在一定的误区,一般空调使用三年以上的,散热系统容易聚满灰尘,这样的情况通常会导致空调制冷效果变差。很多消费者在发现空调制冷不好的时候,就认为是空调缺少氟利昂。“空调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容易缺氟,一般空调经过六七年磨损后才可能需要加氟。当消费者感觉空调制冷效果明显下降,排风口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才需要找正规维修人员检测,看是缺氟还是需要清洗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