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主动帮忙60次次次被拒绝 "信"字危机想当"雷锋"不容易
2014-08-11 08:51:29 来源:东北网-大庆晚报  作者:郭翔宇 齐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1日讯 如果在陌生的城市里,有一个人,想主动帮你拎起沉重的行李,你会怎么办?

  8月7日,笔者戴着“青年志愿者”的袖标,分别来大庆西站和大庆站,进行了一次陌生人主动提供帮助时,是否会有人同意的体验式采访。

  大庆西站:屡遭拒绝

  当日上午11时许,笔者来到大庆西站,在出站口做好了迎接旅客的准备。

  1801北京北——齐齐哈尔

  11时39分,1801次列车到达大庆西站,笔者等在出站口,看着从站内出来的旅客,只要旅客手中的行李较多或者持行李的是老人,都会上前问道:“您好!需要帮忙吗?我是青年志愿者,免费帮您拎东西。”

  格子半袖男子摆手谢绝笔者好意。

  这时,在笔者身边出现一个身穿灰色衬衫的小伙子,双手都拎着东西,笔者上前询问后被婉言拒绝了。

  一个身穿粉色短袖的中年男子左手拿着编织袋,右手提着绿色手提袋走了过来,笔者上前询问,对方没有理会笔者,转身就消失在人群中。

  一个身穿白色上衣的中年男子推着行李箱,身上挎着包,刚走出站台,笔者上前询问,男子说:“借光,不用了!”

  K547成都——齐齐哈尔

  11时48分,K547次列车到达大庆西站,刚开始的时候出站口的人并不太多,笔者看见一个身穿鹅黄色开衫,戴着黑色全框眼镜的小女孩,用她瘦弱的身体拖着编织袋吃力地走来,笔者看见小女孩的手中还有一个箱子,身上背着书包,笔者上前:“你好!需要帮忙吗?我是志愿者。”小女孩摇了摇头,笔者再次上前要求帮忙。这时旁边有人喊道:“这小伙子是大学生志愿者,就让他帮帮你吧!”小女孩还是没有理会,接着吃力地前行。


 

  一个身穿黄色短袖,脖子上挂着手巾的男子,双手都拿着包,身上也挎着包,笔者上前询问,男子说:“我自己来就行!”

  这时一个右手拿着凉席,左手拿一个桶,背上挎着包,戴着牛仔帽的男子,出现在笔者的眼前。笔者上前询问,对方摇了一下头,接着就迅速地离开了。

  在接近这次出站尾声的时候,一个身穿花衣的老人,左手拽着行李,在行李上面还有个包裹,老人的右手还拿着另一个包裹,身上挎着小包,笔者上前询问。她说:“谢谢了!小伙子。”

  旅客(右)询问怎么去铁东。

  4075哈尔滨东——嫩江

  13时02分,4075次列车到达大庆西站,在出站口遇见了这样一位中年男子,他身穿褐色的短袖,头戴米黄色的鸭舌帽,将行李的包裹接口处系在了一起,扛在右肩上,笔者上前询问:“您需要帮助吗?”他说:“不用,我想问下怎么去铁东?”随后,笔者将怎样去铁东的路线告诉了他。

  这时有一群农民工兄弟吸引了笔者,他们都扛着较大的行李向出站口走去,他们一行约有7人,笔者赶紧上前一一询问,但是他们都摇了摇头。


 

  一位身穿花色上衣的中年男子,左手提电饭煲,右手拿着电视机,背着双肩背包,出现在出站口。笔者上前询问,他说:“这点东西不怎么沉,自己来就行。”

  挎箱拎包男子(右)拒绝笔者帮助。

  大庆站:无人接受

  当日15时许,笔者又来到大庆站,同样在出站口做好了迎接旅客的准备。

  K7016齐齐哈尔——哈尔滨

  15时21分,K7016次列车到达大庆站,在出站口的阴凉处,笔者看见了一群农民工兄弟在那里乘凉,行李穿插地摆在他们中间,过了一会儿,他们起身想要离开,笔者上前询问,他们都婉言拒绝了。

  在出站口走出了一位身穿黑白相间花色上衣的中年男子,推行李箱,挎着包。笔者上前询问,男子看了笔者一眼,直接就走了。

  一个戴着蓝色鸭舌帽,身穿褐色夹克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笔者见他左手挎着一个娃哈哈的箱子,右手拎着包,看起来很吃力,上前问道:“需要帮忙吗?我是志愿者”说着笔者指着自己的袖标。中年男子瞟了笔者一眼接着向前走去了。

  T5005哈尔滨——齐齐哈尔

  15时44分,T5005次列车到达大庆西站。

  一位背着行李包,拖着拉杆箱子,戴着墨镜,身穿白色短袖的男子,走出了站台,笔者上前想要帮忙,男子向笔者摆了摆手,然后就走了。

  从站内出来两个年轻人,身上都扛着看似很重的东西,笔者上前说道:“我是志愿者,可以帮您拎东西。”说着笔者将手送出。前面的男子狠狠地看了笔者一眼,后面跟上的男子说:“哪有免费的午餐!”

  由于这一车次下车的人比较多,笔者用了大约8分钟的时间,不断地向出站的人询问需不需要帮助,并表示自己的志愿者身份,但是没有一个让笔者帮着拎东西的。

  笔者利用1天的时间,在大庆的两个火车站进行体验,询问了60名旅客,他们都拒绝了笔者的帮忙。采访中,笔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缺少最起码的信任,没有人会相信身边的人,更别提陌生人了。即使笔者要主动地去帮助,还是有人会想“没有免费的午餐“。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