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稀罕事儿
搜 索
同学会冰城怒放 别管几零后都在寻找着逝去的青春(图)
2014-08-31 09:26:56 来源:生活报  作者:李佳 王晓晨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8月31日讯 这个暑期你参加同学会了吗?从7月到8月,冰城一些稍大规模的饭店,应接不暇地接待着一批批的同学会,从四五岁的孩子娃到七八十岁的银发老人,无论哪个年龄段,都乐于参加这种当下最时髦的聚会,有飚酒的,“同学感情深,咱们一口焖”;有飚泪的,“同学见同学,两眼泪汪汪”;还有标新立异的,“喝酒流泪有啥意思,让我们再开一次班会、再上一堂语文课,让我们重回学生时代,这样才有意义”,甚至礼仪公司也参加到同学会的策化中。冰城2014年的这个暑假,因“同学会”热闹了许多!

  热闹之外,很多人也不禁思考,为什么大家都热衷于参加同学会?因为同学之间有深深的感情吗,因为同学是一面镜子能够反射自己的人生吗,还是因为同学还用许多实际的“功用”……无论怎样,随着一场场同学会的展开,无一例外地,大家都在共同追忆学生时代美好的时光,都在寻找着逝去的青春。

  90后同学会

  没对象不要愁好同学帮你找

  “你还没有对象吗,那就来参加同学会!”1990年出生,在某机关单位工作的夏菲菲接受采访时表示,“同学会”给她带来了直接的“利益”,当同学们听说她还没有对象时,纷纷给她介绍男朋友,有时候一天要见两三个。

  夏菲菲参加工作已经两年了,由于整天忙工作,再加上身边没有合适的人选,终身大事一直都悬着。今年7月中旬,在外地工作的大学同学回哈尔滨度假,班长就张罗着大家聚一聚吧。夏菲菲告诉记者,“我们的同学会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是20多人聚在一起聊聊天。问问彼此都从事什么工作,有没有对象,什么时候结婚。”

  “说实话,我听到大家的自我介绍有点儿失落,原来这两年同学们都没少忙活,很多人都有了对象,还有几位已经结婚了。”夏菲菲说,不过,当同学们听说我还一个人“单”着时,立马就有几位女同学张罗给我介绍对象,几位男同学还特意嘱咐,“应该先领菲菲去做做头发,买几身好看的衣服再去相亲。当时,我听得非常感动,大家还是这样关心我!”

  聚会结束后,夏菲菲就忙起了相亲,她相信,同学的眼光错不了,一定会帮她找到一位心仪的男朋友!

  80后同学会

  热情相拥再喝交杯酒

  在黑龙江省图书馆工作的张春媚,2007年至2011年,在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的国立师范大学留学。由于同学们不在一个城市生活,组织一次同学聚会非常不容易。最近的一次聚会是在黑河,有的同学从重庆、河南等省市赶到聚会地点。


 

  张春媚告诉记者,“当时班级里一共有15个人,其中有4个女生,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中途有一位同学退学了,女生里剩下了明明、莉莉和我。同学们相处不久,女生们就发现,几乎所有的男同学学习的主动性都是比较差的,尽管他们都很聪明,也有学习俄语的天分。最后,班长莉莉发布命令,让我们女生形成了帮扶队,组成三个互学小组,对男同学进行辅导。真心的帮助换来了优异的成绩,每次期末考试,我们班是抓补考最少的,也是平均分最高的,这个大家庭的感情一直不错。”

  男同学们当然不会忘记女同学的“恩情”,在同学会上,一位男同学作为代表,用俄语向班里的三位女同学表达了敬意,如果没有女生相助,男生们学俄语真的很痛苦。其实,在其他几次小型的同学会上,这件事也经常被男生们提起。

  而女同学对来自男生的帮助也念念不忘,“你不知道,这些男同学也是非常体贴、慷慨,平时都是他们买鸡块、买鱼、蔬菜、买水果给大家做饭,让我们三个有更多的精力,补充更多的营养。吃完饭,男同学们分工明确,收拾厨房、清洗餐具、拖地扫地,做得都很得体。”

  同学会上,一位同学提起,“那位生活困难的学生,现在怎么样了?”另一位同学接话说,“好像还不错,毕业后,他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张春媚告诉记者,“我们在入学时,大家集资买了一台打印机,除了班里的同学用,聪明的班长还对外创收,几年时间里,为大家省下不少费用。毕业时,打印机卖了一笔钱,全都捐给了那位贫困学生,正是这笔钱,帮他渡过了难关。”

  “同学感情深是有原因的!”张春媚说,“当年背井离乡、孤独无依,一个班级的15个人变成了一个人,总以集体的形象出现,我们不会让班里的任何一名掉队,出现困难我们大家会一起帮他。因为曾经一起流过眼泪,所以现在还会一起流泪。”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大家就像兄弟姐妹一样,那种“亲”是自然而然的。这时,一位男同学开始与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热情相拥,然后喝交杯酒。张春媚说,“酒在这个时候,是五味杂陈的,不信你尝尝。”

  70后同学会

  播放儿时照片齐唱“二十年后”

  “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着身旁这棵小树……”这首谷建芬谱曲的《校园的早晨》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流行的校园歌曲。27日,当记者拨通生活在七台河的陈建辉电话时,这位四十岁的大姐还沉浸在乐曲的欢乐节奏中,“这些天想的都是同学聚会那些事,真是没聚够呀!”电话里陈建辉的声音明显有些沙哑,她笑称“聚会时太兴奋了,嗓子都喊哑了。”

  8月15日至17日,七台河矿务局第一中学91级三班“同窗三年情、友爱二十载”全体同学毕业二十年聚会在哈尔滨举行。伴着欢快的校园歌曲,穿着印有“20年聚会”的T恤,三十多名同学从全国各地赶到哈尔滨,在短暂的聚会中尽情畅谈美好的未来,叙说当年友情,分享二十年来的人生经历。

  “从游览太阳岛,到室外狂欢,再到联欢晚会上的搞怪演出。三天的时间,大家玩得很‘嗨’。”陈建辉无比快乐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举着班旗,像当年上学时一样,两人一队行走在中央大街上,引来无数惊奇的目光。坐在西餐厅就餐,乐师得知是二十年后的同学聚会,特意为他们演奏起了《二十年后再相会》,全班同学情不自禁齐声吟唱“来不及等待,来不及沉醉,年轻的心迎着太阳,一同把那希望去追……”,周围就餐者为之动容,曲毕之后,掌声在大厅里久久回荡。最难得的是,联欢会上,居住在七台河的同学,播放了他们重返母校的画面,当年学校的平房早已被高楼大厦所取代,曾被称为“逃学圣地”学校不远处的小河早已干涸,只留下一座小桥。见此情景,当年班上最淘气男生遗憾地说:“唉!太可惜了,我当年一逃学就跑去河边扔石子玩,扎紧两个袖口,就能捞上好几条鱼,现在怎么就没了呢!”不知是谁回了句,“你怎么不说,你爸一摸你衣服是湿的,就知道你又逃学了,你总让我打掩护,非让我说你是给班级搞卫生抬水时把衣服弄湿的!”听到两人的对话,大家不禁开心地大笑起来。其实,这就是同学,年少时一起疯过闹过,玩过笑过,老师不在的自习课上,废纸与水瓶齐飞,考试前的夜晚,纸条与试卷“共舞”。哥(姐)虽已不在学校,但学校还有哥(姐)的传说!

  二十年过去了,如今都已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夫为人父。当联欢进入猜猜看环节,大屏幕放出同学们当年的照片,五秒后,再切换到现在的模样,大家不禁感叹,曾经瘦小枯干的毛头小伙,有的已大腹便便,当年清纯靓丽的班花,眼角已爬上皱纹……

  40后同学会“老同学”相见已“不认识”

  在很多年轻人看来,这场“老年组”的同学会有些平淡,没有引吭高歌,没有开怀大笑,即使喝酒,也是小杯小口,不到两个小时,同学会就散场了。但是,参会的老同学都觉得,同学相见心里是暖暖的。

  8月7日,齐市一中62届1班珠穆朗玛集体毕业52周年聚会,在齐齐哈尔龙沙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举行,有的同学自从毕业后就未曾与大家相见,相隔52年,大家都已经七八十岁了,再相见,每个人都是满脸的皱纹,于是就纷纷猜测,“你是……”。


 

  你猜我是谁?

  一中是齐齐哈尔的一所重点中学, 62届1班共有53人,在当年的高考中有18人考上了大中专院校,从此,同学们“飞”向了天南海北。

  此次同学会首先相约在龙沙公园门前集合,17位同学纷纷赶到,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拄着拐杖来的,看得出来,她身体不好,每走一步都很疼很费力,不过,她似乎挺高兴的。

  同学们相见了,却不相识,“他是谁啊?”“她又是谁啊?”多年未见,记忆中只留存着彼此小时候的样子,如今相貌大变,真的不认识了。“咱们先拍张照,然后去酒店。”团支书张承毅发话了。

  接下来,52周年聚会正式在一家酒店的包房里举行,由张承毅主持,他请大家做自我介绍。随着“讲出你自己”,同学们这才对上号,“噢,原来是你啊,你身体好吗,现在忙些什么,儿女怎么样……”同学会的气氛渐渐变得活跃起来。

  他们为什么没有来

  以前这个班也曾开过几次同学会,多是本地同学的小聚,由班长联系和主持,但是这一次,班长因病已经去世了,永远地不能再为大家“服务”了,团支书张承毅接手了这项工作。

  同学们说,一个班级虽然“解体”了,但班长和支书的任命是“终身制”的,同学们的这种关系,也是不可磨灭的。在同学会上,团支书张承毅向同学们汇报了“班级”的近况,“某某同学因病未能出席,某某同学因行动不便未能出席,某某同学因旅居国外未能出席。还有,某某同学因患喉癌于某年去世,某某同学因患脑梗于某年去世,我们班已经有9人不在人世了。”

  同学会上有人唉声叹气,为去世的同学感到惋惜,这时又有人问,“咱们的班主任汤祖臻老师怎么样了?”张承毅说,“老师已经90岁了,现在住在养老院,记忆力超好,提起同学们,他还能讲不少段子呢!”

  还有重要事情去做

  同学韩行勇,今年已经70岁了,退休前是大庆市一家医院的外科医生,他告诉记者,十年前参加同学聚会,大家还会去唱歌,去跳舞,但是现在没有精力了,“同学之间其实是彼此挂念的,有时会想,小毛子现在咋样了?刘大姐现在咋样了?但是每个人的表达变得不再张扬了,就像杨绛所说,我们现在已经走到了人生边上,彼此会更加关心身体是否健康,家庭是否幸福,衣食是否无忧。”

  采访结束时,韩行勇还告诉记者,“我们现在都有很重要事情去做,那就是过好每一天。”

  30后同学会

  放下恩怨活着就好

  曾经的同学聚会,我们成对的一桌,单身的一桌;五年后的同学聚会,我们成婚的一桌,未婚的一桌;十年后的同学聚会,我们抱孩子的一桌,无后的一桌;二十年后的同学聚会,我们原配的一桌,二婚的一桌;六十年后的同学聚会,我们能来的一桌,没能来的照片放一桌……这是一段最近在网上疯传的一个关于同学会的段子,其实对于很多老年人,能参加同学会,活着就是最大的快乐。

  刘洋(化名)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是哈师范大学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学生,今年大学同学聚会,她终于肯来了。原因是班长的一句话:“今年聚会又少了两个人,咱们同学活着的不到十个了,能过来就聚聚吧,明年恐怕又会见不到几位了,哪有那么多放不下的事。”班长口里放不下的,其实说的是刘洋和大学室友杨萍(化名)的事,刘洋和杨萍当年都是学校公认的校花,学习好、人长得漂亮,思想要求进步,在大学毕业前,刘洋战胜了竞争对手杨萍,成了学校唯一的大学生党员。毕业后,两人又被分到同一所省重点高中任教,两个人都很优秀,明争暗斗也没停止过。上世纪九十年代教育系统评省级优秀教师,学校只有一个名额,自认为十拿九稳的刘洋落选,杨萍当选,刘洋认为是杨萍在她身后搞了小动作,和单位领导大吵了一架后,离开了原单位。后来应聘到一所私立中学任教。为了避免和杨萍见面尴尬,从那之后,大学同学聚会,她一直不肯参加。只有这次,在大家的劝说下才肯参加。

  见面后,刘洋发现当年那个风姿绰约的“敌人”,如今也老得不成样子,聊起来才知道“她老伴得了脑血栓,卧床都十几年了,两个儿子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澳大利亚,都指不上,她老头脾气不好,家里的保姆换了快100个了,都让她老头给骂跑了。我这些年不肯参加同学聚会,也有担心,我有两个孩子,婚姻上都不如意,大女儿至今单身,小儿子离婚了,我在帮他照看孩子,我怕大家聊起儿女的情况,被别人笑话。可是聚会后才发现,大部分同学的老伴都去世了,平时喜欢锻炼的同学也被各种疾病缠身。像我老伴这样还健在,身体还算硬实的真不多,至于过去的恩怨,回头想想,真没太大意思,到了我们这个岁数能活着,生活还能自理,就不错了。”一辈子争强好盛,年轻时喜欢和人比学习,中年和别人比老公,老了还要和别人比孩子的刘洋,参加完同学聚会,一下子变得释然了许多。


 

  吐槽同学会

  看同学们的变形记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同学的这几句话,道出了青春的美好。曾有媒体就“你有几个好朋友”做过一项问卷调查,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其真正的朋友主要结识于少年时期。同学会,一种今时对往日的追忆会,感怀青春,联络情感是其不变的主题。可是,当复杂的现实邂逅纯真的回忆,经历了几十载的风风雨雨,岁月的打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容颜,更让人们的生活轨迹变得大相径庭,于是各种“纠结”,便在同学会一一浮现。

  身份变了情分没变

  一个有号召力、有威信的带头大哥,两三个风姿不减当年的万人迷,四五位转型成功的学霸,六七个个性张扬爱热闹的张罗者,一呼众者应的良好状态。聚会上,一件件挥之不去的往事,一个个逐渐暴露的秘密,一段段若即若离的情感,一句句诛心到肉的话语,于是才有了一个值得回忆的聚会。

  近日,超过3000名网友接受了成都商报官方微博、腾讯大成网开展的名为《你还愿意参加同学、战友聚会吗?》的调查。数据显示,30岁至40岁这个阶段的参加聚会最多;据分析,这个年龄段的人,工作十几年,有些人在社会上已经混得很得意,很喜欢炫耀一下自己的财富,而一些比较落魄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心里也许还有个小小的奢望,那就是那些混得好的同学说不定还帮上自己一把。

  前不久,哈市杨先生回母校北京某大学,参加了毕业三十年聚会,当年睡在下铺的好兄弟,如今已是一家私企老板,得知他儿子在北京打拼,因买不起北京的房子,连女朋友都交不到,立马答应借他五十万给儿子买房,“可别因为没房子耽误了孩子的婚姻”,杨先生百感交集地说。

  性格变了爱情来了

  每个人都有青春,每个人也都有懵懂的初恋,当初不懂爱情,没有时机表白,现在终于懂了,机会来了。

  哈市的刘丽丽在参加一次大学同学会后收获了爱情。她说:“读大学时,她和班里的一位男生很谈得来,但是,由于双方都挺腼腆,谁都不敢挑明。毕业后,她和那个男生也没有再联系。参加同学会,有的同学就说,你看你俩都单身,大学时感情就挺好,不如试试谈谈朋友吧。同学们在中间撮合,并且为我俩多次创造相处的机会,现在我觉得我俩都很成熟了,能够认真地对待这份感情。和同学谈恋爱,感觉托底,最好的其实就在身边。”

  感觉变了缘分断了

  成都商报官方微博、腾讯大成网开展的调查还显示,约八成网友不愿意参加同学、战友聚会;其中,自称混得不好,无脸前去参加同学会的网友超过五成。

  90后的姚先生前不久就拒绝了小学同学的聚会邀请。当年,他在小学也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不但人长得精神,学习也好,还是学校的大队长,属于男神极别,让无数小女生倾心。可中考前一个月,她妈妈突遇车祸去世,结果他发挥失常,只考入了普通高中,再后来,父亲再婚,他和父亲、后妈打得不可开交,弄得水火不容,已无心学习,只混了个高中文凭,就到商场当了销售员。“如果我妈妈在,我一定会上大学的,可现在……我的同学几乎都是大学毕业,毕业后也是白领,十几年没见的同学,我也很想见,可我和他们已经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还是不见得好”姚先生说。

  模样变了个性没变

  毕业后,时隔多年的同学会是重逢的喜悦瞬间,也是各种炫耀和失落的聚集平台。聚会的提出者以外地归来者居多,往往已经混得有几分人样。通常同城市的同学聚会,兴致并不高,或者仅限于小圈子定时聚会,大聚会定是有什么人从外面回来了……

  在去之前,同学们可能会想“不知道大家现在都过得怎么样”,尤其是对当年的“男神”“女神”,很多人都怀有无法释怀的情愫。一家恋爱网站进行过调查,在调查“同学会时,重逢最让人失望的瞬间”,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当年的“男神”“女神”身材走样,已经认不出来,很想对她(他)说:“呃……不好意思,你真的是某某吗?”所以,当年有些姿色的女生,在同学会前,一定会脸上精描细抹,衣柜里千挑万选。如果是提前一段时间知道消息的,铁定还要饿上十天半个月,争取能穿进那件卡腰的高级套裙。女人如此,男人当然也难免。还记得《致青春》中那个情节吗,若干年后的同学会,混得并不怎么样的老张,特意弄了身假冒名牌穿上,其实这也是真实生活的写照。

  虽然每次同学会,都会发现一些同学容颜已变,但个性依旧:好打抱不平的老大,还是那份侠义心肠;热心张罗事的女室友,酒桌上仍旧是活跃分子,同学会搞联欢出点子,上网淘新奇纪念品,一定少不了她忙碌的身影。

  年龄变了友谊长存

  “再看看今天照片中的你我他,不一样的面孔,一样的幸福笑容。如今,人已步入老年,70岁左右的人,更有诗意和画意,同学们能走到今天,我们是太幸运了。友谊是最大的快乐。其实,每个人都是最美的,都是独特的。真正的美,就在你身边,从来没走远,找回自己吧!”

  近日,哈市正阳南小学校阅别60年的老同学再聚会,在同学会上,马林军同学进行了上述发言,引发同学们的共鸣,有的同学是眼含热泪听完她的发言的。

  记者手记

  同学会让人备感亲切,因为那里有我们纯真的回忆,5分钱一根冰棍,一毛钱的明星大头贴……在人生最美好时段,我们结伴走过。这些过往会让我们铭记一生,甚至会独自流泪。

  聚会上,我们开心的大笑,酩酊大醉只为当年同学帮忙打饭和打白开水,当然也包括那冥冥之中的回眸一笑、飘然的长发,以及那些萌动的情愫和错过的情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在同学之间回忆和追溯呢?

  关于同学会的那些是非,也许不是短时间就能驱散的,但同学会的温暖却令人感动。我们曾经的友情,总是需要重温的;我们曾经的道路,总是需要回顾的;我们曾经的青春,总是需要缅怀的。

  在这个快得让人头晕目眩的时代,我们还是应该感谢同学会,毕竟,光阴因它的极力挽留而驻足了那么一小会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