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5日讯 今年的重阳节,邂逅了国庆节,长假期间,各个旅行社的“亲子游”,不敌“亲老游”。
这个十一,王博和爱人向父母编了一套谎言,最后把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的父母,“忽悠”出了国,到韩国转了一圈儿,老人着实奢侈了一把。
当然了,旅游费用,全都是儿子出的。
十一长假期间,记者经调查发现,我市多家旅行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今年的“亲老游”,明显比往年增多,竟然超过了“亲子游”。而且,都是儿女们掏钱给老人报团,桂林、三亚、台湾、港澳、东南亚、日本、韩国……
“只要老人高兴,钱不是问题,爸爸妈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这几乎成了为父母报团的儿女们的口号。
孝顺儿子
骗父母去韩国旅游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说完这句话,王博的眼圈儿有点红。今年40岁的王博,长得有点儿着急,沧桑的面容,远远超过实际年龄。
他是一家大企业的司机,常年在野外施工。他的妻子,也在企业工人,因为照顾孩子,夫妻俩忙不过来,就把父母从青冈老家接了过来,既帮自己做饭,又帮着照顾上学的孩子。
今年十一期间,王博和爱人一商量,决定把两位老人送出国溜达一圈儿。
“老人辛苦大半辈子了,连黑龙江省都没出去过,我小时候,我爸去了一趟哈尔滨,回来后,和我们说了大半年太阳岛。”王博对记者说。
王博表示,眼看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他和爱人商量着,让老人去趟国外,开开眼界。
“价钱也不贵,两个人出去才6000多块钱,算上花销,也用不上一万块钱,我和爱人一个月的工资,就足够了。回来后,老人逢人就说旅游的事儿!”王博笑着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由于老人习惯了节俭,王博和爱人动员了很长时间,还是推托不去。最后,夫妻二人编了一套谎言:“单位领导看我们工作很努力,奖励我们去韩国旅游,还是免费的,韩国我们已经去过了,你们去吧!不去就白瞎了。”
就这样,王博夫妇半哄半骗地帮老人报上了旅游团,而且这个团,以老人年人居多。临行前,王博换了3000元人民币的外币,偷偷塞给导游,让导游给老人买水果、吃海鲜。
王博说:“不这样不行,老人节俭惯了,根本舍不得花钱。”
10月1日,在开往韩国的轮渡上,这两位来自东北农村的老夫妇,站在甲板上吹着风,笑得合不拢嘴。
记者调查
“亲老游”超过“亲子游”
10月3日晚,一架航班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起飞。机舱里面,一对老年夫妇靠着舷窗,老汉兴奋地看着渐行渐远的地面建筑。
这对老夫妇来自大庆,他们是在儿子赵先生的安排下,去往广西游玩。
在大庆经商的赵先生,去年开始,就给父母报团外出旅游,每逢春节、假期,他就提前给老人报名,然后由妻子或儿子陪同,外出旅游。
10月14日上午,大庆招商旅行社的黄辉总经理介绍,今年十一期间,旅行社的团员呈现一大特点,不但有亲子游,还有亲老游,一家四五口人,随团出行,扶老携幼,场景很是温馨。
黄辉说:“今年亲老游的成员比亲子游多,我们社,十一期间发团共600余人,亲老游的比例,大约占到60%左右。”
大庆海翔旅行社总经理张英介绍,今年十一期间,海翔社发往南方的团队很多,厦门、桂林、昆明等地,成员里面有个特点,老人居多,而且每个老人身边,都有子女陪同。
“近两年,子女陪同老人出游的现象逐渐增多,往年亲子游比较多,看到这种现象,真的很欣慰。”
大庆旅行社协会名誉会长王德平说:“今年十一期间,儿女给老人报名参加旅游团的现象,特别突出。儿女自愿掏钱给老人报名出游,都是长线,选择的线路,不单单是在国内旅游,更多的是去韩国、东南亚、日本,还有去美国和欧洲的。孩子们舍得给老人花钱,这是好事儿。”
期待
让“亲老游”成为一种时尚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
如今,出行的方便快捷,与孔子时不可同日而语,“孝”的形式,也有所变化。
爱父母、敬老人,不仅仅是常回家看看,还要常带着父母出去转转。
过去,子女对父母尽孝,更多的是表现在物质方面,让父母吃得饱、穿得暖、住得舒畅。
而现在,大多数的老人不愁吃、不愁穿,他们已经不再需要子女们物质上的“多多益善”,钞票上的“慷慨解囊”,对于他们来说,子女们对他们精神上的慰藉,远比物质上的付出来得重要。
如何让父母在精神上做个富有的人,活得快乐、活出精彩,是每位有孝心的子女,该思考的问题。
所幸的是,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
北京孝子樊蒙,推着母亲徒步从北京到云南西双版纳;湖北孝子,背着偏瘫的母亲爬山……
他们的孝行让人敬仰,令人感动。
其实,能走出家门,去看看大千世界,是不少老人的梦想。可是,有不少老人受限于种种原因,未能梦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行孝是这世上最不能等待的事。从这一点来看,“亲老游”远比“亲子游”重要得多。
记者期待,今后带着父母去旅游不再是新闻,而是和“亲子游”一样,成为一种新型的敬老方式。